……
小凌河附近。
如雷的马蹄,震天的喊杀声渐渐远去,一场骑兵和骑兵相互对冲和追逐的激战,已然是结束,但空气中已然弥漫着血腥和硝烟之气,建虏战死士兵的尸体,铺满了战场,鲜血染地,军旗燃烧,无主的战马,还在惊慌的奔跑……
明军和札萨克图骑兵一边整队,一边清理战场,准备继续追击。
“老,大胜啊!”大明中军大纛之下,副帅史可法激动不已。
建虏一万余骑兵,在札萨克图汗骑兵和大明骑兵的联合夹击之下,全线溃败,其中八旗兵全军覆没,只有极少人走脱,内大臣瓜尔佳·图赖自杀,正白旗副都统鄂硕、汉岱,蒙古旗都统嘎哈,死于乱军中,副都统拔汗那心胆俱丧,下马向大明投降,
汉军镶红旗都统金砺被吴三桂生擒活捉,正红旗都统吴守进见走投无路,不得不下马投降,只有科尔沁左翼蒙古亲王拜斯噶勒,轻骑逃走,但他麾下的科尔沁骑兵却在此战中伤亡殆尽,几乎荡然无存。
唯一可惜的,就是走了多尔衮和洪承畴。
历来,大明强于守城,怯于野战,骑兵大军的对战,更是一次也没有胜过,但今日,大明却是取的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骑兵大胜,将一万建虏骑兵,一股灭之,建虏重要将领更也是被一网打尽,面对这样的胜利,史可法怎能不激动?
史可法都如此,更不用说热血激昂的各位总兵和将官,还有年轻的各位随军参谋了。
“传令吴三桂马科佟翰邦虎大威,令他们不可停歇,继续追击!”
“再转告札萨克图汗,建虏断后之骑兵被我歼灭,其中军步兵已然不远,请他再接再厉,继续猛追,以竞全功!”
但孙传庭却依然冷静,他目光早已经越过了此战,看向了下一场的终极之战,于是,连续下令。
“报老,建虏汉军旗镶红旗都统金砺,正红旗都统吴守进,两人都乞求不杀,说愿意充当马前卒,以赎前罪。”
中军官金世俊来报。
抓获建虏将领,先就是突击审讯,以知道建虏军中的虚实和一些细节军情,面对审讯,金砺和吴守进竹筒倒豆子一般的全说了,并且乞求饶过,愿为大明将功赎罪。
“负隅顽抗,走投无路方才投降我大明,这样的降将,岂是真心?押赴京师,交陛下处置。”孙传庭道。
历史上,金砺和吴守进这两个汉军旗都统都跟随建虏入关,并且在建虏平定江南的战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享受了一生的荣华,但这一世,他们却没有那样的好运气了,押解到京师,等待他们的,必然是千刀万剐的凌迟。
“是!”
金世俊去传令。
孙传庭环视左右:“全军继续向前,击破多尔衮,收复大凌河,就在今日!”
……
暗夜里,一队建虏骑兵正在沿着小凌河通往大凌河的官道疾驰。
众骑簇拥之中,一个白衣白甲的建虏亲贵正在拼命策马。
正是多尔衮。
多尔衮逃离了即将溃败的后军战场,追着中军而去,此时跟在他身边的,除了苏克萨哈和几十个亲信白甲兵之外,还有洪承畴。
可连洪承畴一个学士文臣,也得咬牙苦撑,跟着多尔衮一起策马狂奔。
幸亏洪承畴也是多年戎马,骑术还算过的去,因此才能勉强跟上。
真正让洪承畴心情沉重、感觉胸口喘不过气的,其实是溃败的战局。
虽然战败是他预料中,但他却没有想到,大清会是以这种方式,被明军击败。
隐隐的,他好像又回到了崇祯十五年,松锦决战的那一个夜里。
那一次,他也是暗夜狂奔,心情惊惶,不知道下一步将在哪里?
……
“主子,你快看!”
奔驰中,苏克萨哈指着前方大叫。
其实不用他叫,多尔衮也已经是看到了。
前方的道路和原野里,忽然出现了火光,而且不是一点两点,感觉十几里的范围都是星星点点。
就多尔衮和苏克萨哈的判断,他们此时应该是追上了礼亲王代善率领的中军主力,那些火光,都是行军的火把,只是火把怎么这么的凌乱?夜空中,隐隐好像还能听见一阵阵的骚乱之声,就大清行军来说,这是绝对不应该生的事情。
难道是中军生了什么意外?
接着,路边开始出现倒毙的尸体,都是他大清的士兵和仆从,横七竖八的倒在路边和原野里,很多人身上都带着箭,此外还有几辆散乱、废弃的马车,寒夜冷风,一片狼藉,就好像刚刚经历了一场战斗,大清中军被人袭击了一样。
众人都是震惊。
多尔衮脸色寒,他隐隐的猜到了什么……
“出什么事情了?后军为何如此凌乱?”
此时,道边出现几个掉队的伤兵,多尔衮纵马上前大声询问。
见是大清辅政王,几个伤兵急忙下跪,由一个年长的老兵惊恐的答话:“回主子辅政王,土谢图汗的骑兵袭击了我们,抢了我们十几车的粮食……”
果然。
多尔衮脸色青,就像他猜测的那样,眼前的乱象果然是土谢图汗的骑兵造成的。
土谢图汗,无耻!
眼见大清露出败相,土谢图汗不但不襄助大清,带兵急急逃跑,而且还落井下石,趁机抢夺大清的粮草和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