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葫芦兄弟,今天的地动就不会那么吓人了。”静宜小声地说。
她是今天受惊吓最大的孩子,心理上更加渴求一个强大的力量,或者人物来保护自己。
其他的孩子也各抒己见道:“一个大娃,就可以镇住地动,他能把山举起来!”
“三娃!三娃金刚不坏之身,怎么都不会受伤!”
“不知道七娃的宝葫芦,能不能把地动吸进去,如果宝葫芦能吸进去,就不怕地动了!”
……
孩子们热烈的讨论了好一会儿后,才慢慢地打起了哈欠,然后各自睡去。
南音估摸着,时间门已经将近子时了。
不过今夜他们能睡着,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今夜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地震的惊吓中无法入睡呢!
到了凌晨时,也发生了一阵小规模的余震,南音迷迷糊糊醒了一会儿,见小家伙们睡得很熟,而余震也没什么影响,便继续又睡了。
第二天醒来时,天色已经亮了。
南音一醒来,就去查看几个孩子的情况,他们都还熟睡着,三个小格格的睡姿还好,紧紧地挤在一起,像小动物窝里的小崽崽一样,看着就让人怜爱。
男孩子们,特别是号称睡着了就不会动的胤褆和睡相极好的太子,两个人睡得四仰八叉的,不仅把老乌龟压在了身下,还把腿搁在了弟弟胤祉的身上,南音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胤祉给挖出来。
出了帐篷来,南音发现,安睡了一夜后,众人的精神明显好了一些,许多人脸上多了一些轻松的笑意,没有那么苍白和惶恐了。
大家情绪能这么快就稳定下来,南音也觉得安心多了。
一大早安排众人准备了简便的早膳,刘松春和张根儿又冒险进了屋子拿了一些东西,出来以后,十分惊喜地告诉南音:“姑姑,咱们养和殿里头都好端端的呢!只是墙上和屋顶上的一些尘土被震落了下来,连瓦片都没怎么震碎!屋子里的东西,全都好端端的!”
昨天地震威力那么大,大家还以为屋里也会是一片狼藉,没想到一切都和原样差不多,说明没造成什么损失。
这一大早就听到好消息,南音心情也更好了:“那咱们养和殿还真是幸运。不过近几天大家还是尽量别回屋子里了,遇上了余震,就怕运气再好也不顶事。”
“姑姑说的是。”
养和殿里的人,和平日里要做的活儿差别不大,依旧是伺候几位小主子的一日三顿膳食。
等到梁九功代表康熙来探望几个孩子时,看到他们正吃得小嘴鼓鼓的,连昨日被大地震惊吓住的样子都没留下什么痕迹了。梁九功放下了心的同时,也佩服南音这安抚人的能力。
谁家孩子能在刚亲历过那样的地震后,就睡得那么好,胃口那么好啊?就连许多大人,都还惊魂甫定呢。
南音将昨夜写的昨日的汇总,交给梁九功道:“昨夜宫中宵禁,刘松春不便前去送这个,只好今日才交给公公了。”
梁九功将南音的纸接过后,直接塞进了袖笼里,道:“无妨的。”
阿荣端来一杯热茶,梁九功喝了一口后,十分感叹:“如今,也只有姑姑这儿还能随时吃上口热的,别处都没这般能耐了。”
梁九功趁着喝茶的功夫,也顺道歇口气儿,康熙都忙得水米不怎么沾牙,晚上更是没怎么睡,梁九功这个近身伺候的,自然也不能安心吃喝,昨夜也没怎么合过眼。
所以,此时看到养和殿的众人,精神头恢复得最快最好,日常最为井然有序,梁九功是又佩服又羡慕。养和殿有南音领着,做的准备最为周全,也难怪养和殿最从容不迫。
见南音问起,梁九功也透露了一些能说的消息:“这回大地动,幸亏提前做了准备,三河平谷两县,加起来死了不到四百人。可那里的房屋全都塌了,山都崩了,河也改道了,真说得上是天崩地裂了。现在外头的人都进不去里头,里头就算还有人活着,外头的人也救不了,唉……”
相对于历史上死了一万多人,不到四百人,确实是已经将人命损失降到了很低了。听到这个消息,南音觉得自己花光了好感值也是值得了。
梁九功又大致说了京城各处的情况,南音问:“齐格贝子可有传来什么消息?善堂的情况如何了?”
梁九功摇头:“齐格贝子也被圣上支使得到处跑,查看各处的情况了。待再见到贝子爷,我替姑姑问问。”
“好的,多谢公公。”
喝完了一盏茶,梁九功也不能多留了,谢过了南音的招待后,就要走了。
南音突然想起了一个事儿,追着梁九功到了院门口道:“我还想劳烦公公,帮我和圣上说个事儿。这次地动之灾如此强,想来许多灾民不仅栖身之所受到了影响,接下来几个月的口粮恐怕也难以为继,因此,我愿将此次庄子上收成的一半捐献出来,用于赈济灾民。”
梁九功有些意外,问道:“一半?是多少?”
南音摇头:“自打五月后,我便没去过庄子上了,庄子上收玉米土豆这些粮食时,也是拜托了齐格贝子帮我去盯着的。保守一些猜的话,玉米和土豆至少都能捐一万斤的。”
梁九功都吃了一惊:“你说多少?各一万斤吗?”
南音点了点头,谦逊道:“这些粮食不算多,对于灾民们来说,或许只是杯水车薪,但我也想尽绵薄之力。”
梁九功离开养和殿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两万斤粮食还不算多吗?
等回到康熙身边后,梁九功照例先禀告了各宫主子们的情况,听说几个孩子不仅昨夜睡得好,今日也还能吃好喝好,康熙便安心了:“将小阿哥小格格们交给南音,确实没有后顾之忧了。”
梁九功顺着话赞道:“谁说不是呢,南音姑姑做事情,就是让人能十分放心。”
待康熙看完了南音写的昨日的汇报后,梁九功又把南音想要捐赠粮食的意思,转达给了康熙。
康熙的重点,和梁九功一样:“你说什么?保守估计,一半也有一万斤?”
梁九功恭敬地点头道:“回圣上,南音是这样说的。”
此时康熙的心情,可以用惊骇两个字形容了。
他知道南音在庄子上,玉米、土豆之类的,各种了十几亩,若一半都有一万斤,那亩产至少在千斤以上了,如今还没有哪个粮食,能达到这样惊人的产量,相对于小麦高粱水稻那些,已经是翻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