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时间,匆匆而过。
这一个月里,方禹整个人连轴转,基本没停下来过。
前面十来天,他带着丁强以及李伟杰,将地下遗迹按照他自己的要求进行了翻新,同时,他也购置增添了不少的设备,算是彻底把这个实验室改造成了一个专门做植物研究的实验室。
实验室改造完成之后,方禹立刻投身在植物的改造研究中。
虽然之前凭借着取巧的方式,提前改造了五颗种子出来,但那毕竟是取巧的方法,整个过程也没有任何的记录与数据,无法证明这就是全新的物种。
所以,方禹还得从头再来,并且每一步都详细记录了下来。
有零的帮助,这个过程并没有多难。方禹先是让零写了一个关于实验研的电子系统,这个系统能将实验室里所有可以联网的设备,全部都联系起来。这样一来,方禹的每一步实验,就都会有相应的行为记录。同时,设备产生的数据,零也可以快收集、分析,并且给出下一步实验的建议。
实验过程极其顺利,所以方禹也是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内,就完成了整个植物改造项目的研究。当然了,这只是种子的改造,还有更多的数据需要在将种子种下之后,不断的观察记录。
要是让外面的科研人员知道方禹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内就完成了如此浩大的一个工程,恐怕会直接惊掉下巴。
完成了种子改造,方禹可算是松了口气。
他让零将所有的实验步骤、数据、图谱等整理好,写成一篇文章,之后便将这份文章给6一鸣夫妇,让他们帮忙审核,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没有问题的话他就打算将文章布出去了。而之所以找6一鸣夫妇,方禹也是打着借用他们二老的名声的打算。
他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人去投稿,说不定会直接被拒绝,而6一鸣夫妇,在整个科研界的名声,那都是响当当的,有他们签字,文章自然会被重视起来。
看到方禹的这篇文章,6一鸣夫妇两个人都麻了!彻底麻了!
一会搞电池,一会搞新能源,一会又搞植物改造。
换做是其他人,他们说不定早就开骂了!别人都是选定一个方向,专注一辈子,结果你倒好,每一个都试一下,你在走马观花呢!?
但是。
看到方禹的这篇文章,他们骂不出来。
太惊人了。
如果这篇文章所有的数据都是真实的话,那这篇文章足以让那些植物学家疯狂!
而数据造假的问题,二老根本就没考虑过,他们相信方禹的人品。
所以二老很干脆,直接让方禹加上他们的名字,让他投稿去了。
方禹投稿的期刊,名为【nature】。这期刊放在全球来说,也是最顶级的期刊之一。任何一位博士,能一篇nature的话,都可以直接原地毕业,甚至答辩都可以轻松通过。
投稿之后,方禹就没再理会,他相信以这篇文章的含金量,很快就会有回复的。
随后,方禹走出实验室。
走出电梯,开门便能看到一圈的围墙,将四周大部分的风沙都挡住了。
地面,也是浇筑了厚厚的混凝土,看上去平整不少。
一开始施工的时候,丁强、李伟杰二人还是挺纠结的。因为在沙漠上浇筑混凝土,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其实在沙漠上施工,怎样都不是好的选择。因为沙漠的土质疏松,想要在沙漠上起建筑的话,如何强夯地基,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一旦地基夯的不牢固,建筑的倒塌可能只在顷刻之间。
但最终实验室这边,方禹还是选定了直接浇筑混凝土的做法。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沙漠的环境,很快就会有明显的变化了。
在方禹的右侧,有一片地方没有被混凝土浇筑,反倒是被围了起来。中间是湿润的沙土,而在沙土表面,五株郁郁葱葱的植物,正在茁壮生长。
如果有农民在这,肯定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五株植物,分别是苹果、桃子、荔枝、番茄、黄瓜。
这五种水果在南方,那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了,但是在藏南,这可就稀罕了,更别说是种在沙漠里的水果。
方禹走近,伸手捏住一片荔枝叶,闭上眼睛仔细探查。
在方禹的感知中,在明面差不多一米高的植株下,居然有着将近四五百米深的根系!这根系是如此的达,它们深深的根植在地下的土地里,吸取养分,不断生长。
其余四株植物的情况,和荔枝树一样。它们虽然是不同的品种,但有着极其相似的特点:都有着庞大的根系,而且这根系深达地下四五百米。
看到他们生长的如此健康,方禹也是露出一丝笑容。
这些经过改造的植物,它们的功能当然不至于能将根系深入到几百米的地下去获取水分营养。更重要的一点是,只要它们长期生长在这土地上,他们的根系将会逐步改变整个土壤,直至土壤完全变成他们适宜生长的状态。
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改造过后的植物,对高温、寒冷、强盐等环境,都有着极其强大的适应能力,种在沙漠上,完全能适应白天高温,夜里寒冷的环境。
另外,这些改造过后的植物,并不会像菟丝子、水葫芦这种入侵物种一样,会侵占、抢占别的植物的营养,它们完全可以与其他植物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