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
她?这些日子沉浸在初入官场的紧张中,还要分心思去?挂念陈定川被册封为?太子之后的遭遇,全然将系统抛在脑后。
如果她?没有记错,四个月前的殿试之后,系统给她?的奖励,好像叫《稻麦五种播种改良指南》……
这不就和眼下的需求对上号了么!
“我有个建议……”她?抿了下嘴唇,带着一丝激动道,“漠北驻扎的尚家军暂时按兵不动,反正大邾刚刚打赢,短期也不会有人来犯,倒是可以?趁着机会休养生息,顺便进行?杂交育种试验,如果能在那样的苦寒之地种出五谷,岂不是皆大欢喜?”
霍福和钱宜年对望一眼,“这倒是个好主意,只是杂交育种试验,这是个什么东西?在漠北种出五谷,这能成吗?”
“如果我说可以?呢?”李时居轻轻一笑。
她?没有多做解释,只是道:“我现在回家准备试验指南,五日……不,三日后,我把试验方案送到这里。”
说罢她?一溜烟儿跑了,只剩下霍福和钱宜年一脸茫然。
霍福仰头?问陈定川,“三兄,你觉得时居能找到方法吗?”
陈定川微笑着点了点头?。
“她?可以?。”他?的眼中只有她?狂奔出院子的背影,“只要是她?想做的事,就一定能成。”
第127章册封
有太子殿下的?默许,李时居顺顺利利在翰林院告了假。
闭门马不停蹄地研究了整整两天两夜,终于把系统奖励的?《稻麦五种播种改良指南》以大邾官员能看懂方式整理出来了。
系统这?回比较良心,《稻麦五种播种改良指南》不像炸药指南和古今会试录那样长达十几?册,仅有厚厚的?三大本,对于李时居来说已经是比较简单的功课了。
不过想要给?试验者节约时间,她还是尽量润色语言,让指南里的文字符合国情、通俗易懂,顺便也自己跟着学习了一遍,以便真到?了需要的?时候,自己也奔赴漠北上一线实地考察。
大邾人?主要吃的?是江南一带出产的?大米,稻占七成,而其他谷类占三成,这?些米粮运送到?漠北,运输的?成本比原先的?粮价就高出不少。
当然也有聪明人?曾经?尝试在?漠北种植水稻,只是气候严寒是一方面,种子也水土不服,无法顺利生长。
但是李时居有现代的?记忆,她知?道东北三省因为得天独厚的?黑土和气候成为祖国有名的?粮仓。
这?漠北与东三省的?条件极为相似,为何东北大米赫赫有名,而漠北七族却饿到?要抢大邾的?粮食呢?
李时居盯着窗台边上的?花盆呆——那盆里栽种了枫叶从京郊买来的?一株稻种。
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这?稻种上。
越读那本《稻麦五种播种改良指南》,她就越觉得袁隆平爷爷的?成就无比伟大。
杂交水稻高产、抗病、抗寒、抗倒,如果能找到?适合在?漠北种植的?品种,必将?把大邾的?粮食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
她定了定神,迅将?《稻麦五种播种改良指南》翻到?了杂交水稻那一页。
以她高考后便没怎么?再碰过的?生物学基础来看,基本可以判定,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就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
而且这?本《稻麦五种播种改良指南》里还专门提到?了高寒耐盐碱水稻,无疑是对眼下漠北情况的?对症下药。
旭日初升的?时候,李时居深深吸了一口气,将?整理好的?方案抄写下来,郑重?其事地敲响太子殿下小小别业的?大门。
仁福坊上人?潮涌动,川庐中并无人?开门。
她这?才?反应过来,这?一日正是太子殿下的?册封大典,在?京官员都要到?场,只怕连霍福等人?也跟着去了。
陈定川人?生最重?要的?日子,当然不能错过,即便仍在?假中,她还是回到?家中换过朝服,带上稻种改良方案,匆匆乘轿进宫。
文武百官业已进场,文官侍立于文楼之北,面西而立,武官侍立位于武楼之北,面东而立。
李时居气喘吁吁地猫着腰钻过去,同僚们瞧见她,虽有诧异,但还是很快调整队列。
作为从六官员,她原本只能站在?后排,但是这?段日子下来,大家都知?道李时居是明煦帝跟前的?红人?,所以腾出来的?位置就在?几?位掌院学士后面。
加上这?一日天气晴好,风和日丽,视野极佳,能清楚看见奉天殿前的?一切。
童子昂早就带着内饰监官将?明煦帝的?御座和香案陈设搬到?了殿门之外,册案在?东,宝案在?西,另设诏案位于宝案之前。
殿试一到?三年便举行一回,可皇太子的?册封仪式数十年才?有,是以隆重?程度又高了许多。
光册宝御史就有八位,以及承制官、宣制官、捧诏官、内赞官、宿卫镇抚官等几?十人?,都察院甚至还派出了纠察百官仪表的?御史。
趁着明煦帝和陈定川还没出场,李时居一双眼紧紧盯着御史,趁人?不注意时小心地拨正跑歪了的?乌纱帽。
殿前大鼓肃穆而缓慢地敲响,身着天子衮冕的?明煦帝驾临,而身着冕服的?皇太子陈定川亦在?卤薄陈设仪仗中缓步行至奉天门。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1t;)
&1t;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