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皇帝陛下有令:告桐州父老,魏国即日起不退桐州以南,我军所驻之地,不舍百姓一人!”
……
“冲!今晚就屠了燧州,燕主说了,今夜燧州的钱财和女人随便我们抢回草原,左右明天天一亮这地方就会变成一片火海,按汉人们的说法,也算是积德了!”
鞑子特有的矮脚厚毛的“乌伸马”踢着一路霜雪奔向遂州城,每个骑兵俱是斗志昂扬。
燧州地势高,不比桐州就在沿江附近,大魏不可能支援过来,而且在燕军主力的包围下,今晚的燧州必定是一座孤城,大有可能开城便会献降。
待整个燧州的城池在幽微的月光下出现,鞑靼人们停下马头,让一个骑兵去叩关,让他告知守城者桐州已被燕军十几万大军围死,开城不杀。
杀还是要杀的,骗开城门而已,他们不讲那些礼义之道。
良久,骑兵回报说护城河的桥已经放下,遂州城的城守像是要开。
鞑靼的领们看到厚重的城门开了一条缝,兴奋之余又有些疑惑。
“那燕主不会是骗我们的吧?这都是他自己的子民。”
“谁知道呢,汉人们自己咬起来,比旱灾时的豺狗都凶,何况阿赤台在时,这魏人的软脚病他是亲眼见过的。”
“他要是还活着,没准也能捞个魏国的城池享享福,可现在都归我们了。”
鞑子们舔着牙齿,鞭子已然拿想手上,看到遂州城的三扇城门缓缓打开之后,高声吹了声马哨——
“杀进城去!男人和小孩砍头,女人抢走!天亮前烧光这座城!”
他们如潮水般冲上护城桥,第一个先锋的马蹄刚踏上护城桥的木板,城头上“嗖”地飞下来一支箭矢,正中其眉心,他的狰狞笑容还僵在脸上,人便一头栽倒进了护城河里。
“弓箭手!”
刚才还漆黑一片的遂州城城头忽然火把齐亮,一排排弓箭手林立而起,眨眼间箭雨泼天而落,鞑靼的先锋们当头淋了个痛快惨嚎不断地往后退去。
“砲车!把砲车推上来!”
这一战是攻城战,为以防万一,朱明事先拨给了鞑靼人们攻城器械,只是他们耐不住,以为能吓得燧州城开门,没想到当头吃了个亏。
然而砲车笨重,还未推到射程内,燧州城三道城门里便密密麻麻地涌出无数全副武装的重甲之士。
全副的重甲、铁靴,每个人配长刀、短刀、甚至还有弩。
本来惊怒交加的鞑靼人放眼一看,那齐整的甲士,一看其装备心都凉了一半。
且不论重甲克骑兵,要知道只有燕主的亲军才有这样的装备,其他的号称十几万二十几万的大军,大多数还只是布甲,根本养不起这样的精锐。
“燧州城小,他们不会过三万,去燕主那请援!”
鞑靼人刚才那一波死伤惨重,凭血性也不可能就这样退出战场,硬着头皮打算再赌一波。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漆黑的重甲无一人出战吼,冷酷地往前压进、再压进,当头的大锤手、次一排的枪兵、再次一排的陌刀手,最后由短兵甲士收割,一步一血,如同料理待宰的牲畜一样,冷酷地收割着。
月色惊恐地藏入云层中,燧州城下只听到刀剑斩骨入肉的声音。
寅时一刻,月亮重出来,燧州城门里,一头玄驹披着夜色缓步踏出了城门。
封琰的眼睛里映出雪地上四处流淌的鲜血,开口道:“死伤?”
“死伤一十三,斩敌八千。”
“记下来。鞑子残军撤退,朱明必有支援,继续备战。”
“是,可……若来的是啸云军呢?”
啸云军,燕国当前除朱明的亲军外唯一精锐,他们装备或许不及如今的魏军精良,但全数是老兵,军纪严明,上阵时阵势变幻自如,极其难缠。
封琰道:“等的就是他们。”
到了天蒙蒙亮时,西北风的平原上传来了整齐的行军声。在这整齐的步伐里,一个太监的声音尤为刺耳。
“陛下有旨,燧州城的伏兵必是为支援桐州而来,啸云军需将那股无名魏军堵死在燧州,否则尔等皆提头来见!”
啸云军如今的五个将领脸色难看,有人气不过,道:“上个月军中闹时疫,公公若早些批下良药,我等手下的将士又何必带病上阵,这可是数九寒冬!”
“还敢顶嘴!莫以为公西宰如今是个废人了,尔等就能怠慢军令,还是说,你们堂堂世代军户,到头来还不如三江会那一帮水匪?”
“你说什么!”啸云军有将领已然勒马按刀,“你敢侮辱公西将军!”
那太监出身的监军先是害怕了一下,见有人拦住他,复又大起胆子来:“本监军说的不是事实?尔等除了当年投燕,这些年来可有建寸功?陛下早就对尔等不耐烦了,这个当口若再不用,就是废军一支,本监军可是为你们好。”
啸云军诸将领咬了咬牙,想到这些年有不少将士在燕国内定居成家,一时间又都忍了下来。
很快,啸云军便看到了燧州城。
城墙下有一人单骑而立,不一会儿,城墙上有人高声喝问:“可有啸云军炀陵旧部的将军,上前说话。”
燕国这边,没遇到预想中的埋伏,一时有些困惑。
商议了片刻,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