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李隆基上表,请废上官婉儿昭容名分[R2],降为庶人,为唐隆之变正名。当年士子请愿,风波过去了大半年,渐渐被人遗忘了。当年昭容与韦氏的恩恩怨怨,算是纠葛不清,此时若能将她划归韦党,算对她的惨死给了说法。毕竟,皇室的正确与合法,才是最要紧的。
紧接着,李隆基做了个低姿态,请让太子之位与哥哥李成器,李旦没有准许。他又请召姑母回长安,这次李旦很快批下了。在李旦眼中,三郎慢慢变成重情重义,懂得分寸的好儿子,孝顺、谦和、不争不抢,能赢得大臣支持和长辈的喜欢。
消息被有意无意地传到蒲州,很快太平接到了哥哥的信件,言辞恳切地请她回去。
“三郎对你也记挂得很。”这句话看得她一阵阵犯恶心。记挂的很?也许真是记挂得很。真可笑,无论你怎么回避,有人就是不放过你。
更可笑的是,另一个人,无论你怎么牵挂,怎么留恋,却那样轻易就放过了。
她把信件扔进火炉,没有理睬。
不久后,长安来了正式的制书,召太平公主还朝。说是皇帝的命令,字里行间,都是李隆基下的战书。她烧不了,只能看着这黄绢呆。婉儿昭容之位被夺,文集也限制传抄,命令已经下来。她知道,哥哥既不想让太子毫无班底,像李显一样被重臣控制,又不想让儿子太膨胀,免得自己皇位坐不安稳。所以他最希望太平回来,制衡住三郎,以便到死时都紧握着权力。却不考虑他死后,妹妹会被怎样清算……
或许他在借着废除婉儿名位,逼她回来。他知道她不想趟这趟浑水,也知道她没有赢的机会。
太平将黄绢卷起来,轻轻放在一旁。起身走到院中,坐在树下的蒲团上,斑驳的日色从叶片中透过,洒下点点金光。
时代已经逝去,我们这一代女人,是时候退出政坛了。婉儿看得很清楚,所以她登锋履刃,以身作则,在最前边离开了。那时她若真想让我陪她死,我会苟且偷生么?如果那天她执意要我也去,乱军中大概也会被侄子所害,一刀斩于马下。随后,李隆基挟制少帝摄政,一切就安稳地过渡了。可她为什么不要呢?
我是红妆时代最后的遗患,不能苟且偷生。三郎只有堂堂正正打败我,才能坐稳他的朝堂。他无论如何都要打败我的,也只有通过打败我立威。
则天陛下教她天下,婉儿又教给了我。我也想教三郎,只是不知道,他能不能看清。仅有谋略胆量,看不清什么是天下,王朝还是会毁在他手里。这大概,就是婉儿的本意。真是,连这些都能算计到。为了天下,这女人未免太薄情、太狠心了些,连陪她赴死都不让。她不知道我有多疼。
本想执她之手,白终老。那时我想,惟愿身死吾妻后,莫让她相思两隔。没想到,我能这么想,她却如此狠心。从头到尾,都是我爱得更卑微。因为她那个人,太耀眼了,没法卑微。我也不想叫她卑微。[R3]
有谁因为自己所爱之人,去爱上她的所爱。我便是。她在意的东西,我也要拼死用生命守护。
究竟什么,是天下呢。
“或许我的确是个老古板,抱有不切实际的梦想,仍抓着上个时代的人不放手。”婉儿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如今也一字一句,清晰地从她口中吐露出来,“但我不后悔,为大唐红妆的惊鸿一瞥,添上寥寥数,这是我的荣幸。”
她回来了。[R4]
帐舞蟠龙,帘飞绣凤。仪仗列队,车马迤逦。城为之倾,街因之沉。龙幡凤旌双双,稚羽宫扇对对。金银焕彩,珠玉生辉。[R5]金顶鹅黄绣凤銮舆,长串宫灯穿插其间,犹如火龙。长安的少年列着队,在街边引颈仰望,看那位绝色长公主。她戴一顶坠着珠宝的凤冠,没有坐在车里,而是端坐于马上。面如冰雪,大气端庄。她要所有人看见,太平公主回来了。她来赴死,就像母亲与婉儿一样,为了所爱的天下,奔赴自己的宿命。
回来了,就没想过善终。以自我毁灭的方式,才能绽放出那片烟火。
从今往后,只剩盔甲,再无软肋。[R6]
她说,还有一些该做的事没做完,所以回了长安。归来的条件,是为婉儿复位昭容,并赠谥号,彰显她为大唐之忠臣。
她心中默默念着,一定得守住婉儿名誉,即便自己万劫不复。因为这是底线。
婉儿,我不知何时,也把你当做底线。原来我的底线……可高了。[R7]
最终谥号拟为“惠文”二字,“文”乃谥中第一,最好的谥号,她给了她。[R8]此外,则天皇帝自废帝号以后,景云年间又一次降格,号为“大圣天后”。这次回来,太平请复母亲的帝号,尊为“天后圣帝”,兼复太原郡王、王妃陵寝。[R9]真心也好,作秀也罢,她要做的事,做完了。
随后,没有过多喘息,太平投入了朝廷的洪流。既然无法逃避,她自暴自弃似的参与进了战斗,尽心力和太子爷顶了起来。原本离开的人聚拢回来,她看得清,夤缘攀附者多,忠诚不二者少。唯萧至忠、崔湜二人,自始至终不曾离开。崔湜常来看她,有时也无甚大事,谈天说地罢了。想借她家中婉儿文集一阅,公主也没准许。
她笑着对崔湜说:“你们这些跟随我的人,大约不久会死的。”
“谁能无死呢?”崔湜总是这副模样,好似什么都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