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旁边面条摊主热情的招呼韩大儒,“您要不要再来碗面。”
韩大儒刚想拒绝,他们是吃过早食才往镇上来的,就见旁边一直默不出声的姜浩安抬头盯着自己,“舅祖父,我今日还没吃早食。”
韩大儒闻言险些吹胡子瞪眼,但看着身形落魄的姜浩安,沉吟半晌,还是冲摊主说道:“来两碗阳春面。”
偷跑出去还过得这般凄惨,真是白瞎他小时候的机灵劲,不对,他不是带了钱跑出去的么。若不是如此,自家妹子早就敲锣打鼓派人去找了。
啧啧,韩大儒嫌弃的看了一眼又闭口不言,等待吃面的姜浩安,想当年自己偷跑出去的时候,不仅没吃半点苦头,回家时还赚了几百两银子,惊呆了本想等他回来就上家法的韩大人。与自己相比,这小子真是差得远……
韩大儒顺手舀一勺豆花,送入嘴中,顿时眯起眼睛。这鲜香的卤子配着软滑的豆花,轻轻一抿,就四散开来,算得上是舌尖享受。
不错,韩大儒收起心神,专注品尝眼前这一碗豆花,无视掉姜浩安那同样渴望尝一口的眼神。
等韩大儒三人吃完,沈明月这边的豆腐也卖的差不多了。
韩大儒看着沈明月二人赶着牛车走远,沉思着走上自家马车,罢了,自家徒弟先起了心思,要论也论不到人家姑娘身上。待见到熙瑾再做打算吧。
牛车上,沈明朗与沈明月说起韩大儒,“明月,我看刚才那位老人家好像有些事要说。”
沈明月悠闲地坐在牛车上,回到:“既然没说出口,就是无关紧要的事。”
“也是,”沈明朗叹了一口气,“我还以为他是为了那位姜公子的事要来找麻烦呢。”
“要找麻烦也是先找金老大的。”沈明月揉揉脖子,“大哥,再有一旬你就要成亲了吧。”
“对,已经跟舅舅说好了,到时候请他们过来吃席。”
“大伯那边也说好了?”沈明月倒不担心舅舅那边,反倒是大伯那边一言难尽。
“大哥说他到时候会带着大嫂和明花来帮忙,”沈明朗也是有些神色无奈,“其他人估计要到开席才能来”
“这样也好,省的闹起来惹人笑话。”沈明月对于大伯一家占这点小便宜还是能忍的。
韩大儒的马车跟在后面,慢悠悠的进了王家村,按着信里的说法,车夫很快找到王熙瑾院门口。韩大儒脚步利索的下了马车,“浩安,去敲门。”
姜浩安走上前,刚想扣门,就见院门一下子打开,一身材挺拔,面容俊秀的男子,拿着一个碗站于门后。
“先生,您怎么来了?”王熙瑾面露喜色,恭恭敬敬走到韩大儒面前,弯腰行礼,把碗藏于身后,说道:“您早些派人说,我也好去接您。”
姜浩安闻言便知这是舅祖父路上说的小师弟,默默退到一边,倚在院墙上望着蓝蓝的天空。
“你还问我,”韩大儒轻哼一声,两手背在身后,说道:“不是你小子在信中说有了中意的姑娘,想让我替你上门求娶么?”
王熙瑾神色一顿,深知韩大儒脾性,斟酌开口问道:“先生,您没直接找上沈姑娘吧?”
“这还没娶进家门就护上了,”韩大儒不满的的瞪一眼王熙瑾,示意书童带着豆腐跟上,“进去说话,先给为师泡一壶茶来。”
王熙瑾看着那一篮豆腐,有些无奈,但此时也不好再问,只能快步上前,悄默声把碗递给赶来的刘婶,然后扶着韩大儒进屋,顺便招呼门口的姜浩安,“这位兄台,你也进来吧。”
“别管他,那也是个混蛋小子。”韩大儒气呼呼的说,一个两个都不让自己省心。
姜浩安神色不变,握着剑走入院里,转身关好大门,慢步走入堂屋。王熙瑾亲自泡一壶好茶,并把在屋里读书绣花的王熙言、沈明远和王熙雪叫了出来,让他们拜见韩大儒。
韩大儒听到沈明远的名字,神色不明地问道:“你姐姐怕不是沈明月?”
“是,”沈明远有些拘谨的应声道,“您见过我姐姐?”
“我还在你家摊子那吃了碗豆花,”韩大儒想起那碗美味的豆花,有些不自在,犹豫半晌,说道:“味道还行。”
姜浩安低头喝茶,以免自己上扬的嘴角被韩大儒看见,何止还行,吃完一碗咸的又去要了一碗甜的,边吃还边说没咸的味道好。
韩大儒假咳两声,神色严肃的问道:“你怎么没去学堂,而是在这读书?”
“我让他来的,”王熙瑾看沈明远脸色微红,有些尴尬,温声解围道:“徐夫子说他明年便可考县学,在跟着村里的孩子一起念书,收获不大,我就让他到家里来多看些书,也可指点一二。”
“就你那水平……”韩大儒照例想反驳两句,但想起之前送来的文章,也不好睁眼说瞎话,毕竟自己这徒弟文章辞藻华美却并不空洞,文中语句入木三分,特别是策论,更是言之有物,鞭辟入里。若非此等文采,自己也不会收他为徒,这些年文章水平更是见涨,若不是看他年岁尚小,又是寒门出身,自己怕是直接推荐他去考四学了。
“行吧,把你的文章拿来我看看。”韩大儒也不想过多难为。
沈明远满脸惊喜,小跑着把自己刚写的一篇文章拿过来,递给韩大儒。韩大儒皱眉看了一遍,文尚可,基础扎实,对很多经义解释还算通透,虽算不上才学惊艳,但考县学倒是没什么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