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而不宣的“人尽皆知”,与宣之于众的“皇家隐秘”。
这二者是全然不同的。
宋璟现下就在门外。
李隆基知道自己必须在天幕结束这一道题的讲解前,找到应对百姓、重稳固皇威之法。
但他又转念一想,这是苏轼所写的题画诗啊!
这不就,仇旧恨一起来了吗。
北宋。
提前结束了贬谪生涯的苏轼,此时正与宋神宗赵顼和王安石三人互相瞪眼。
“你在那诗中,写了什么?”赵顼没忍住问道。
他已经见识过白居易的风采了,生怕苏轼也同那白居易一般,开头就用李隆基来影射他。
在赵顼审视的目光下,苏轼不慌不忙地拢了下朝服的袖口,然后双手一摊:“官家,臣还没看到那画呢,要不,官家您遣人去寻一寻,也好让臣早些一饱眼福。”
王安石赶紧打断这起子不靠谱的话:“官家,臣以为,还是当留意些《清明上河图》。”
苏轼闻之连连点头:“清明,上河,且是汴河两岸的风光。若是此画已经作成,便能让咱们一眼看到真正的民间百态。”
一听到民间百态,赵顼就沉默了下去。
他现在有种既希望天幕能够嘴下留情,又希望天幕能针砭时弊的矛盾心情。大宋的国运,在他的手上,尚且是有转机的。
【没有妹!
只有三姊!
但这样一来就更离谱了!我以前的理解还是建立在现场有杨贵妃的基础上,人家好歹是个贵妃呢,做出“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这种事情,勉强还能说的过去。
但是现在没有贵妃。
单单就是虢国夫人!
她一个国夫人,竟然敢为了争先进入明光宫,就让杨家的家奴挥动金鞭把公主惊吓坠马,当驸马前去搀扶公主的时候,还因此被连带着打了好几鞭子。[1]
这情况,但凡往前推个一二十年,放在武周那时候试试?
说到底杨家的气焰之所以能这么嚣张,全是因为李隆基惯的,他不仅把杨玉环的三个姐姐全都赐封为国夫人,还每年都要赏赐上千贯的胭脂水粉钱。
听不知是正史还是野史的故事讲,李隆基和这三位国夫人之间,似乎还有点纠缠不清。】
秦朝。
嬴政简直大开眼界,当他以为李隆基已经足够昏庸的时候,总会有的事情跳出来,拉低他心中的底线。
“如此这般,也配当皇帝?”嬴政看向自己的一干儿女。
这些时日,他们倒是个个都变的心存目想、雄心壮志起来。就是不知,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还是真正的心有万千。
西汉。
刘邦看了眼在怀中小鸟依人的戚姬。
虽然已经从弹幕中知晓,他不会废太子,但刘盈早逝,最终承扬大汉的会是薄姬所生的刘恒,可戚姬仍是会时不时地念叨着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