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夏日烈阳下蒸腾雾气的清水碧波,还是霜雪藏机的千山蜡像,皆是一派别样的风光,冬日将至百鸟归栖,山中冷清,此时又下起了雪。
南岭的雪不及北上那般干冷扑面,不同于北上纯粹,它是一种糅合的雪,糅合着天寒地冻,水汽朝夕,南下的冻,很刺骨。
闽上陇近南,百姓称南寒为湿冷。
雪花飘得很急,匆匆忙忙,像是凝结的暴雨,铺天盖地,一波接着一波,瞅不到断点,就好像天地本就是一块儿,如今碎裂了,因为裂口太大,残度太密集,碎屑多得无法形容。
在此之前,下雪已经下了一夜,此刻的山内湖四周皆是白茫茫的一片,温度很低,但湖面始终没有凝冻,哪怕是薄薄的一层,都没有。
女子将自己包裹得很严实,几乎都看不到她的面容,站在山内湖边儿,正巧伫立于那颗奇异的石头前。
停下望湖,她转头,看到身后黝黑的男孩,在这冬天雪地里依旧穿着白褂子,常瑶皱眉提醒道:“窝头,站远点,你瞧瞧,我脚下的雪都快化了。”
男孩颇为憨厚地挠头,朝后退去,巴张着一双晶亮的眼眸,盯着女子的一举一动。
常瑶垂下眉头,视线透过湖面,往下,望向那抹难视的漆黑。
湖底住着四五个活神仙,哦不对,是湖底长眠着四五个活神仙,从三年前开始。
女子将篮子里头的一些吃食丢入水中,像是在祭奠。
最开始的时候,之所以称他们为活神仙,是因为村民亲眼看到先到的两人,可呼风唤雨,可单凭两双血肉之手,打破了整片山内湖终年不变的气度,听恩公说,这两人来自一个叫做天书顶的地方,听着就玄乎。
恩公还说,天书顶的门人,是来找东西的,村子的湖里头,有个宝贝,活神仙想要那个宝贝。
常瑶依稀记得那日,恩公笑着对那两个活神仙说:“真想要的话,就留下来吧,陪着湖中宝贝,万古长存,我帮你们。”
而后,恩公就在湖内村住下了,正巧,住在她常瑶家里。
女子细心地收筐,她在湖畔蹲下,感受着湖水的气,她忽然觉得没有那么冷了,随手解开了老旧的毡帽,露出一张鼻头红冻,很是普通的脸面来。
之后又来了三个人,两男一女,他们来的时候并没有像先前两人那样动粗,一言不便去摆弄湖水,而是走进了村子,和村里的一些村民打成一片,美其言曰‘南岭亲游’,为传道授业,根骨纳徒而来。
村里人知道这个消息,大多都带着自己的孩子去让仙人摸摸根骨,可一个都没有被选中。
奇怪的是,那两男一女,所谓的北楚仙人,纳徒不成,也丝毫不气馁,竟然死皮赖脸地继续住下。
那一天,恩公出乎意料的,没有去湖边石头上沉思,而是在家中休息,坐在梁上,轻声道:“他们和先前的那两人一样,皆是天书顶来的,目的不变,只不过做事的方式,要高明
得多。”
“那…那他们会伤害村民吗?”
“我也不是很确定,天书顶的人,一向很内敛,不爱动武,时常自诩为九州儒之至,世间清脱一辈,很难想像年前所见的那两人,会是那般作态,”恩公不知为何,突然笑了笑,长叹道,“也许他们觉得世道变了吧,该为接下来的变数做准备。”
“常瑶果真是个山野女子,听不懂恩公的话。”
青年摇摇头,道:“我换个说法,俗话说狗急跳墙,人要是被逼急了,有背常理的事,也是能做得出来的。”
那一夜,也是下雪,雪势很大。
常瑶按照男子的吩咐,这几天都把窝头藏了起来。
漆黑的夜色隐着那些铺天盖地的鹅毛大雪,但他仍旧能透过窗缝,看到依稀的光芒,男孩挠了挠脑袋,他觉得很奇怪,村里向来不会在这个时辰点灯的,天空乌茫,那定然不是月光。
凑近了,窝头现那些光是蓝色的,被积雪照映反射,更加奇异。
每个孩子都会有强烈的好奇心,别说是南岭小村中没见过一点儿世面的窝头,就算是皇族子弟,没见过这般奇象的,定然也会寻思着看上几眼,碰上一碰。
这个屋子处于村集聚点之外,靠山而建,周围本就林草丰茂,难以见得,冬日霜降雪积,把它包藏得更加掩人耳目。
蓝光顺着被积雪掩盖的林道蜿蜒而来,像是一条蛇,照亮周围景物的同时,也稍作停歇,反反复复,像极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