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内村隔着山云,立冬时节,霜雾久居山腰而不散,锅中的饺子已经煮到在水面打滚儿的地步,可却无人去捞。
漫漫的水汽顺着烟囱不断向上,融入霜雾中,一时间分不清楚。
满面虬须的男子感受到那股浓浓的离愁,也不知道在怎样言语,只得垂眸不说话。
气氛平息下来,像是门外低头吃草的老牛,默默地咀嚼着,身子不动,尾巴却甩个不停。
男孩倒也不是没有离别的苦楚,若是单论对男子的感情,他可丝毫不输于常瑶,毕竟有生之年,男子是第一个敢那样接触他的人,虽说是个外人,可依旧给窝头一种家人的温暖,试问哪个孩子不羡慕父母相伴拉手玩耍?
窝头尤是如此,他比寻常孤儿更好应付些,只求上苍将他滚烫的体根拿去便是。
孩童终究是孩童,再怎么面对离别,也会分出几点心思关注他物,例如那些膨胀到皮儿都快破的饺子。
“常瑶姐姐,饺子快破了……”黝黑男孩凑到女子身边,低声细语,以作打探。
女子听在耳里,顿时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她低头摸了摸男孩脑门,轻声道:“好好好,总想着吃。”
黝黑窝头嘿嘿一笑,转身走向那锅猪肉馅的饺子,趴在灶台一个劲瞅。
常瑶再抬时,眸中有泪,她侧身擦了擦眼角的泪,压声对男子道:“要走的话,先把这顿饺子吃了吧……”
“好。”
男子抬面,微笑回应。
南岭村人有山水温养,衣服虽然都别无二致,吃食却没有旧青州山内那些民众的粗糙,白腻腻的面皮儿很是晶莹,经过滚水润泽后,散着诱人的光,像是极其细腻的羊脂玉,眼瞅着就饱了眼福。
常瑶抄饺子的功夫很到位,听说是和现已入土的阿婆学的,前些年阿婆还在时,男子曾见到满脸褶皱的山中妇人亲手下饺子,手法独到,像是一门掌上功夫,不由让他想起一个青年,往日种种漫上心头,一些事情倒也索然无味。
本想熟络了再问不迟,没想到阿婆去世的很突然,阿公似乎受了打击,思路也越来越不清晰,如今瘫痪在床,由常瑶照顾一二。
“能让我试试吗?”
男子见常瑶煮了一大锅,热气腾腾,灼得女子脸面通红,上前轻声道。
闻言,常瑶小脸一红,下意识地点点头,伸手递过勺子让男子接下。
女子见勺在男子手里,不由笑道:“这不是漏勺,所以打起饺子而不沾余汤是门技巧的,恩人试一试便知。”
一落勺,常瑶便出惊呼,她似乎被吓到了,阿婆曾说过这个手法以实勺作漏勺,一倾一斜,一侧一翻,全都靠力的区间,她学了好久才学会,一勺下去,上来后只有水淋淋的食材,却无几处汤汁,最后打上来的东西比漏勺还要干。
男子一会儿打上四五个饺子,恰好布给递盘的窝头,黝黑男孩见饺子落盘,便仰头倾倒,一口一口将盘子边缘的饺子咬下,刚出锅的饺子烫得要命,男孩这样吃本该烫得七荤八素,可对于窝头来说,这样吃饺子,才能感觉到一股子淡淡的热意。
很少有东西以温热的口感进入男孩肚子,他内外灼热,好似天生的火炉,年纪稍小些,冬日里头,村里一些调皮的孩子便会用厚麻
布把窝头拉到湖边,湖面凝结,周围大雪纷飞,孩子以石头拍击湖面,凿出小洞钓鱼。
一条鱼跃上水面后,扭打几下便僵硬如冰难以烘烤,他们就用木叉扎起,贴在窝头腹背,不出几刻钟,鱼体倏的棉软下来,若是惹男孩哭泣或是生气更好,直接不用烧火了。
男子慢慢吃着饺子,抬,见除了窝头埋头狠吃外,常瑶并没有吃,而是望着他,目光炯炯有神。
一时间觉得难以下咽,男子想了想,开口问道:“怎么了?”
常瑶笑了笑,道:“恩人若是要走,就让常瑶帮您剃剃胡子吧,恩人好些年没剃胡子了,我都快忘了第一次见面时的样貌。”
“不必了,这样甚好,外头或许有不少人在找我,也有不少人想杀我,我呢,不想让他们中任何一人找到,所以改头换面正是我所想要的。”
女子闻言失落了一阵子,而后低头默默咬了一口饺子,本来常瑶对家猪肉馅的饺子还是抱着几分期待,可一口下去,倒也觉得并无差异,反而多了几分苦涩,侧眸看了一眼狼吞虎咽的窝头,女子心中不由叹了口气。
今后恐怕就只有我们姐弟两个相依为命了。
男子是常瑶心中的魂牵梦绕的郎君,亦是姐弟两个赖以寄托的亲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湖内村从没出个一个惊世骇俗之辈,或者说南岭一带,除了八屠山以外,没有任何一个村落出过能人,甚至就连八屠山就近选剑道苗子,也压根看不上这里。
村子位于南岭深山,扎根于此,交通本就不便,且不说是常瑶这样的弱女子,就算是年轻力壮,血气方刚的村内男儿,也几乎没有出过村去,前些年倒是有一个叫做吴恩亭的年轻人挎着包囊,用木头削了把歪歪扭扭的剑,说要出村去寻八屠山。
地大物博,英雄不问出处,任何一个心怀理想的人都曾牢记这句话,亦有人常言些‘宁做鸡头不为凤尾’的道道,可对于村内青年,若是沾到一丝一毫的外头气势,那可不一样,回村作鸡头又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