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宝宝因为此事,这个月来的心情都无比好。甚至看到微博底下有人让她每日多接待点客人时,她也从善如流听取了这个意见。
不过,这只持续到七月初。
在七月八号这一日,村子中66续续的开始出现许多脸生的老人。
玩还是这些老人会玩。做生意呢,也是村里人会做。
他们已经不局限于钓鱼,跳广场舞等等了,村民们呢,也不搞摆摊经济,而是把自家空出来的田租给这些身体还算硬朗的老人去种!
好家伙,孙宝宝看到直呼好家伙!
那些田地竟然真的被一抢而空。从此之后,村中时不时就能看着老头老太提着竹筐拉着锄头,来到平坦的田地中干农活。
这些人的农活干的还很是精心,村民们因为有民宿这项大额收入,在伺候庄稼上就没有往年那么精心了。所以等到秋天时,好些人的收成,根本比不上这些老人。
这些人做出的农产品,除开自己吃外,就是卖给孙家饭店。
当然了,有了他们的到来,孙宝宝每天的酒仙院都间间爆满,每次炒出来的茶叶更是不出三天,就被抢空。
春去秋来,又过两年,过几日,就到了孙家饭店五周年庆的日子。
八月七日,农历六月二十九。
孙宝宝记得很清楚,那天正是立秋。
第134章五周年庆(一) 可推出一元菜,咬咬……
立秋是进入秋季后的第一个节气日。进入立秋后,山间田里的各种野果或者农作物,都开始由生长走向成熟。
今日是八月五日,后天就是孙家饭店五周年的周年庆,为了此事,孙宝宝他们这几天十分忙碌。
除了每天的工作外,还要安排后天的菜。
一直以来,孙家饭店各色菜品的价格都不低。在孙宝宝之前的几位爷爷开店时,那价格定的比孙宝宝现在定的还要高。
孙宝宝记得很紧,她爷爷就就曾说过,为了能够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知道孙家饭店的菜,他在每个月都会推出一元菜品。
当时不论是什么菜,只需要一元钱。
当然了,现在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虽说许多人没法日日吃、顿顿吃,甚至每周都吃,但是隔几个月吃一次孙家饭店是没问题的。
不过这个一元菜也算是孙家饭店的传统,许多老顾客都问过孙宝宝,孙家饭店为何从不打折,从不降价,从不做活动?
孙宝宝思考良久,而后下定决心,要不就趁着这个五周年的日子,也搞一次一元菜吧。
现在搞这个一元菜,一定是她倒贴钱。就单单是每道菜的原料,进价都不止一元。
她原先也是不太愿意的,毕竟这一元菜一推出,那日必定许多人前来。
极大可能是自己拉着饭店所有人忙活个一整天,然后倒贴了一周钱。
可是孙宝宝现自己好像是兜里有钱的日子过久了,忘了还有一批生活艰难的人,依旧对孙家饭店望而却步。
倒不是说真的吃不起,而是舍不得吃。
孙宝宝前几天就见到这么一家人,这家的男主人曾帮孙宝宝翻修过宅子,又在她家菜地中做了几次活,她对这人认了个脸熟。
他姓金,叫金盈。每次在孙家饭店做活时,总要向孙宝宝问一句孙家饭店最近上什么菜,临走时还要说一句等他下回带一家人来吃。
金盈一家,并非清城山本地人,而是从外地来到清城山做活,十几年来一直在清城山中租房子住。
他这人生活也有些坎坷,常常自我调侃:“别看我姓金,别听我叫盈,可我这辈子,跟金银钱财总是阴差阳错的错过。”
金盈的故事,是孙宝宝听了后都瞠目结舌的程度。
他这人生总是起伏不定,运气差到孙宝宝都以为是上天故意让他攒不下钱!
是的,金盈就是攒不下钱。
他原生家庭并不富裕,出生大山,底下还有弟弟和妹妹。
因为迫切想要赚钱,金盈年轻时,便带着妻子来到清城山。
两人先是干体力活,一个在工地做水泥,一个在工地煮饭。夫妻两人起早贪黑,忙了两三年,可妻子在生双胞胎女儿时却难产了。大人有惊无险,小女儿却因为体弱的原因,在医院住了许久。
这一住,就把夫妻两人三年攒下的钱全部用光。不仅如此,自从两个闺女出生后,生活也变得无比拮据,夫妻两人常常需要再额外接一些活,才能养活两个孩子。
金盈是个脑子灵活的,知道光靠打工没钱途,必须得自己做生意。就算做小生意,赚的钱也比他打苦工来的多。
金盈又知道自己和妻子的学历不高,还是身在异乡,没有任何人脉。所以做生意还得做那种赚辛苦的小生意。
碰巧了,金盈他妹夫就是在老家开烧烤摊的,烧烤技术算不上好,更算不上上好,但怎么说,也还算过得去。
于是金盈便忙里偷闲,每天挤出时间,只靠电话和妹夫请教,自己又练了一个多月后,便开始在清城山的市区夜市中摆摊。
他们夫妻二人很是能吃得了苦,烧烤摊做的有声有色,虽然累人,但却赚的钱多啊!
正当两人期盼着能攒下一付钱,在清城山买个房子定居时,老家的老母亲病了。
生了重病。兄妹三人一块出钱把老母亲送去治疗,只是钱花光,母亲也没治好,最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