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工程量同样不小,你们又如何解决?”
听到一位领导这么问,宋晓蓉自信道:“我们对水土保持工程更加有信心。
我们准备投放一些生命力极强的草本植物,只需要通过空中播撒,短时间内就能生根芽。
只要植被茂盛,就能有效减少地表泥沙入河的量。
而且这些草本植物,对土壤的改造效果非常明显,只需要3年时间,就能将黄土地改成黑土地。
然后我们再进行乔木种子播撒,让泥沙入河区域被森林所覆盖,这个过程同样只需要3年就初见成效。
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上游沙漠和沙地,以及黄土高原的黄土,只需要解决这里的水土保持,就能从根本上遏制泥沙入河。”
众人听完宋晓蓉的讲述,这才想起天道基金在生物技术上的实力。
宋晓蓉既然说能拿出这样的植物,那肯定能拿得出来。
“既然技术上没问题,那生活在黄土高原地区的百姓如何安置,我们的水土保持工作肯定对他们有影响。”
听到有人提出这个问题,韩朔看了眼杨席,他们之前就讨论过。
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其实不适合耕种,小农经济时代,也许能让人繁衍生息。
但现在已经进入工业化,小农形式的农业生产,已经跟不上时代展,无法让农民生活的很好。
按照韩朔的想法,就是尽量减少黄土高原的农业耕种面积,这些农民要么进入城市工作,要么异地迁移。
韩朔说道:“这个问题我之前也和杨席讨论过,在现代工业社会,农民想要赚钱,必须要大面积耕种。
以前的小农生产模式,只能解决农户自己的口粮,很难创造出太多的剩余价值。
恰好天道基金在毛乌素、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进行土壤改造和新农业生产种植工作。
预计能容纳近千万人口在这些地区生活,将来工商业达,还能进一步提升就业人口数量。
我觉得黄土高原地区的人口,一部分往这些沙漠地区迁移,我们会保障他们的生活没问题,而且收入比之前高得多。
另一部分可以迁移到省内的大城市,随着工商业逐渐起来,也能为他们解决就业问题。
不管如何,都比在黄土高原的土地上刨食要强得多。
如果担心今后人口增加的问题,那我们天道基金继续往西展,将塔克拉玛干沙漠也变成良田和草场。
我国的人均土地并不低,只是人均可用土地面积较低而已。
如果将不可用的土地变成可用的土地,百姓们就不需要再在山沟沟里讨生活了。”
现在整个黄土高原地区的人口不过2ooo万,虽然没有具体统计数据,但韩朔估计也就15oo万左右。
这些地区的人也不会全部迁移出来,既然是森林,就存在伐木工作,只要合理采伐,能够做到可持续性。
杨席这时候也说道:“我们确实说过这个话题,也觉得这才是出路,今后农业生产,主要依赖技术和优良品种。
种植区域主要还是国内的几个平原地区,其他农业人口,可以参与到工商业经营中来。
正好我国现在对工商业人口的需求很大,正是转型的良机。”
看韩朔和杨席都谈过这个问题,而且似乎已经达成了共识。
加上韩朔承诺为这些人口提供就业机会,他们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
似乎一切都向着目标推进,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钱如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