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远古女娲造人的传说与汉代画像砖上的女娲像
B。《回忆姜寨遗址的掘》与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c。二里头“宫殿”复原图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d。《史记·殷本纪》与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卜辞】
众人:“啊?”
嬴政看着这道题,目光移到旁边的扶苏身上,扶苏摇摇头,有一些他也未曾听过。
“纸上材料应当是文献典籍,地下材料应当是文物,此‘二重证据法’应当是说文物和文献典籍之结合,所以应当是选第四个!”朱元璋对此题势在必得,直接抢答,他哈哈大笑起来,“定是此答案!”
【回答正确,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文献史料包括文献典籍等等,实物史料包括遗址、建筑、陵墓、文物等等,相对于另外两种史料来说,更能真实地反映历史,因此实物史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同时证明是文献一些历史是否可信。】
“原来如此,文献典籍都会带上编撰者的个人思想,而且有一些文献还加了一些应当并不存在的事情。”武则天想起《旧唐书》和《唐书》的区别,看着《唐书》的一位编撰者——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意有所指,“毕竟后人也并不是亲身经历过的,怎么就跟前人所写的史料存在差异呢?明明是历史,就不应当改变。”
她微微一笑,语气温和:“不知永叔您此有什么高见?”
欧阳修轻轻咳了两声,答道:“大抵是传着传着谬传了一些并不存在的事情,自然,结合历史文物来看历史是一个好方法。”
武则天移开她的视线,点点头:“是啊,这样就能够将一些谬传的事情给纠正回来。”
气场好强,不愧是千古第一位女皇,负责人连忙往旁边挪几步,这算是不是在编排别人结果被正主看到,直接火葬场了。
事实告诉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自己乱编不会被别人打,实际上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看见了。
阿门。
【第六题,请听题:王安石变法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变法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解决藩镇割据的基础,以巩固统一
B。整顿政府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c。消除国家边防压力,解决财政危机
d。加强国家的管理和控制,富国强兵】
说起来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了个什么法,变法的背景是什么来着?
负责人大脑看似一片空白,实际上是真的空白,他看着题一时半会都没想起来,这道题别的人都不会答吧,只有王安石那个朝代的人会应该。
然而一个都没有出来,再一看当事人,自己都忘了自己干了什么,在地府待久了是不是记忆力都不太好啊,看这都几个了。
当时北宋因为变法闹得还不可开交,一个司马光,一个王安石,两个党派的代表人在朝廷上争得不可开交,直到宋神宗去世,高太后听政,任用司马光为相,法全部被废除。
负责人偷偷摸摸地找到变法的背景和标准答案,恶补了一下历史,不然跟他们聊天都会聊着聊着一脸迷茫,答也答不上来。
见没有人回答,无奈之下,王安石只得站出来答题:“此题选第四个。”
他说完就跟着司马光两个继续讨论当年的变法到底有什么弊端,有什么成效,当时两个都是当事人,身在局中并不能看清楚这件事情的全貌,如今跳出来,站在历史的角度来反思,两人冰释前嫌,一起研究当年的变法。
简直跟个现代的史学家一样,用旁观的角度去看,仿佛自己并不是当事人一样,要是让当年的那些官员看到两人其乐融融地讨论一些事情,怕是觉得自己走错地方。
【回答正确,在庆历政失败以后,北宋依旧处于积贫积弱的局面,朝廷内外都渴望改革,这时王安石提出改革,实行法以加强对国家的管理和控制。】
现在涉及到具体事情的怎么都是当事人来回答问题,别人怎么不出声,负责人坐在一旁看着史书,才意识到这件事情。
【第七题,请听题:“《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载:‘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城乡,不旋锺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为此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是?
a。三省并立
B。削弱敌方
c。废除丞相
d。设立内”】
朱棣比朱元璋还要早先按下按钮:“这题选第三个,父皇他废除丞相。”
话音未落,便收到朱元璋的视线,他动作僵硬地看向朱元璋:“父皇,有何事要跟儿臣说的吗?”
“无事,就是想要问问你,靖难之变是什么回事?”朱元璋看着朱棣。
朱棣:“……”
旁边的建文帝朱允炆悄悄地坐在一旁,不想参与这件事情,他后面才知道朱棣即位后干的事情。
【回答正确,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爆,朱元璋意识到相权过大,皇权旁落,同年废除丞相制度,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胡惟庸案?这个词怎么有点耳熟,是不是明初朱元璋杀了几万人那个案子?
oo2冷不丁地在负责人身后出声:“嗨?还记得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