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好皱了皱眉,似乎不愿意提及此事:“原来是有一家书院,但教书的先生病故了,书院便不得已荒废了。”
“那真是可惜了。”时缨仿若来这里吊唁的人,还对着书院追思了一番,才抱歉道,“那时我虽然只是路过,但那些孩童的吟诵之声清脆悦耳,忍不住驻足听了一会儿,谁承想经年后故地重游,竟已经物是人非。”
御好神色黯然,与时缨客套了两句便说有事要离开了。
等他走远,将芜才拽了拽时缨的袖子,踌躇道:“少爷,你为什么不直接和御好对质?”
“你没有听到吗?这里由王家村变成了夏家村,他还成了村长,说明这里还是有人的,我们先去听听别人怎么说。”
将芜点点头:“好吧。”
二人来到了集市区,路边摆着两个豆花摊,时缨大剌剌坐下来,要了两碗豆花。他往一碗豆花里放了许多酱油,往另一碗里放了许多白糖,都摆在将芜面前:“你喜欢咸的还是甜的?”
将芜讷讷道:“我喜欢甜的。”
时缨故意把甜的拿走,把咸的留下来,笑眯眯道:“吃吧。”
将芜红了脸,生出一种屈辱的感觉。好气人啊,他怎么能这么对我。将芜这样想着,气得腮帮子都鼓起来,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
时缨忍不住笑得前仰后合:“怕了你,怕了你,你两碗都要吃下去,快吃。”
将芜气道:“你为什么不吃?”
时缨咂了咂嘴:“本君乃生于天地间的精灵,食不知五味,咸的甜的都尝不出来,就不浪费粮食了。”
将芜噘嘴:“那还要两碗。”
她把甜的捧在手上,用勺子搅了搅,舀起来吸了一口,脸上的阴霾这才消散了。
时缨笑眯眯瞧着她,也露出满足的神色。
四周人满为患,店家的生意十分好。有个披着短褂的汉子找不到落脚的地方,时缨扬了扬手:“这位兄台若不嫌弃就坐这里。”
将芜低头吞着豆花,那个大汉忽然坐过来,差点把她撞离长凳。
“呜——”将芜把豆花猛地咽了下去,擦了擦嘴角,瞪了那大汉一眼。
时缨笑得更欢了,几乎把眼睛都笑成了月牙形。
那个大汉也不知情,直接叫了六笼包子,热气腾腾的包子一笼一笼上来后,他又要了几碗豆浆、两碟小菜、几根油条和辣椒酱,吭哧吭哧地吃得倍儿香。
他一边吃,一边道:“待会儿就得去苏先生家里帮工,这会子能坐着吃饭实在是太好了。”
时缨微眯眼:“苏先生?你是说村长苏御好苏先生?”
大汉头也不抬:“咱们夏家村除了苏先生姓苏,哪还有第二个苏先生?”
“只是先生、夫子不应该是老师吗?苏先生虽然是夏家村的村长,如何又担得起‘先生’二字?”
“嘿,瞧你白白净净,识文断字的样子,原来是个外乡人。”大汉嘲笑道,“苏先生虽然不教书,但他只让人叫他先生,有什么问题?我们夏家村亏得他才有今日,哪怕叫他爷爷我也心甘情愿。”
时缨和将芜对视一眼,越糊涂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里以前不是叫王家村吗?”
“呸,这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大汉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道,“也亏得你们遇到我,我是王家村的旧人,但现在整个村子都由苏先生管着,他最讨厌别人提起‘王’这个字,你们也不要在他面前乱说话……”
大汉越说越害怕,来送包子的小二忽然咳嗽两声,大汉立刻住嘴,吃起了小笼包。
时缨不依不饶:“可我听说——苏御好一人屠戮了整个王家村。”
大汉一口包子蓦地噎在咽喉里,差点把他憋死。他猛灌了两碗豆浆才缓过神来,低声呵斥:“谁告诉你们这些话的?不要命了?”
时缨看着他幽幽地说:“我既敢说,自然是不怕的。至于你……你若不说,可能现在先死的会是你。”
大汉惊疑不定,忽觉时缨的瞳孔渐渐变成了血红色,脸都吓白了。
“原……原来你也……也是妖……”
时缨优雅地打开折扇,微微一笑:“说吧。”
“说吧”二字一落,大汉也没办法,只好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道:“屠村的说法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你这外乡人从哪里听来的?”
又是一声“外乡人”,将芜忍不住背过身偷笑。
时缨淡定道:“前些时日临安县县尹路过此地听闻了那个故事,又报给他的舅舅听,我从他舅舅口中听了个八九不离十,却不知道这山高路远,故事都变味了。”
“以讹传讹,以讹传讹。”大汉说话也文绉绉的,“也不知道是哪个王八羔子在污蔑苏先生。”
十万八千里外的府尹闫颇正在吃脆皮乳猪,猛地打了一个喷嚏,白米饭和鼻涕全喷到了猪蹄上。
“话说回来,这事还关系到大家都不敢提的夏家书院,那也是我们夏家村的由来。”大汉的脸色渐渐严肃,“在苏先生以前,的确有那么一位女先生。”
女先生夏嫄便如故事中说的那般,美丽端庄,温柔善良。
御好时年三百多岁,为祸乡里,却独独喜欢听那夏嫄上课。他常站在木桩子后,充当浪荡轻浮的公子哥,时不时插两句嘴。
夏嫄从来不恼他,并且告诉所有人,他是顶顶好的,不论他是人还是妖,本性都很善良。别人不相信,但说多了,他便信了。
村长王长生爱慕夏嫄,变着法子地针对御好,于是故意让人去激怒御好。御好脾气暴躁,中了王长生的圈套,把夏嫄的一个学生杀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