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停工,他让全厂职工立刻停工。
召集各个车间的主任和组长,到办公室开会。
大家的心情还停留在昨天,热情十分高涨,宣称用不了一个月,就能生产十万个纸箱皮,三千斤新闻纸,五吨生活用纸,猛干快干,绝不辜负领导的信任。
李湛问:“生产了卖给谁?”
一个个的大眼瞪小眼,谁也回答不出来。
他们脑子里根本没有市场交易的概念,闷头搞生产十几年,接触的都是车间里的事情,外面生什么,跟他们无关,反正吃的是公粮,不愁没工资。
现在不一样了,股份制改革之后,公家不养闲人,他们要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负责,然而,他们谁也不知道怎么负责。
这可把李湛愁死了。
观念必须转变,关起门来搞生产,跟以前的大炼钢有什么区别,炼到最后一无所有,连吃饭的铁锅都融了,饭都做不成,这也太蠢了。
于是他找了块可移动的黑板,现场给他们讲解市场经济的原理,年轻些的还好,接受新生事物比较快,年长的车间主任则是听的一头雾水。
解释半天,终于听懂了,有人满腹牢骚的说:“李厂长,我们知道了跟不知道也没什么区别,卖东西不是我们的事儿,工厂不就是用来搞生产的嘛,总不能把我们拉出去当小贩吧,那跟下岗有什么区别,你可是保证过的,一个都不下岗!”
李湛掐了粉笔头随手一扔:“我是保证过,但你们也得明白,什么样的生产是有价值的,像这样整天做无用功,撑不了仨月,电费都交不起。”
工龄最长的老包说:“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厂里的机器是63年引进的,很落后,只能生产这几样,我们也想跟国外的企业一样生产好东西,没机器没技术啊。”
其它人纷纷附和老包。
看来他们也明白自己的处境,可这又是谁造成的呢?
厂子里从上到下全都躺平了,何润业混吃等死,他们也跟着混,能躺着吃,绝不坐着吃,吃到最后没饭吃,何润业跑了,他们傻眼了。
说这些也没什么用,李湛没有说,关键问题只有一个,那堆63年引进的破烂,满足不了9o时代的生产需求,要么花钱买机器,要么自己改造。
花钱买不可能,股份制改革是成功了,钱却没有,别指望上面给钱,梁栋要是有钱,不会急吼吼的改革,改革对于工厂的内部生产没有任何影响,还是那么的烂。
李湛只能当场成立一个技术攻关小组,牵头进行技术革新。
他问厂里有没有大学生,老包忙道:“有啊,一车间的马小帅、金明珠,三车间的裴远,都是大学生,我把他们叫来?”
“厂里的高级技工也一块叫来,改造机器需要他们的实操经验。”
不大会,厂长办公室聚集了2o多个人,人挤人,容不下,把开会的地方挪到废弃的五号车间。
…。
大学生总共有三个,都是继承父业的工厂子弟,马小帅学机电,金明珠学物理应用,裴远学电子元件,因为各种各样的情况,没有继续深造,选择回家端铁饭碗。
李湛担心他们水平不够,问了些简单的相关知识。
还可以,当帮手足够了,其余的十几个高级技工,书面上的知识一问三不知,下车间什么都懂,手把手的解释,应该没问题。
于是他整合了这支25人的队伍,收编到技术攻关小组,加班加点的赶制出一套卷纸流水线,这东西他弄过,很熟悉,加上厂里的技工帮忙,改好了就能用。
厂里三分之一的工人操作这条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卷纸交给百货大楼,张学勤是股东之一,之前的小作坊封了,断供了一阵子,现在正好接上,拿到的回款正好可以给大家工资,工资会有一定程度的缩水,勒紧裤腰带撑一阵子吧。
另外三分之一的工人维持纸板箱的生产线,纸板箱需求量大,合作的客户还在,丢了怪可惜的,利润虽然很少,也不能让大家闲着啊,回本就能干。
其余的生产线全都停了,车间腾出来当教室,李湛现编教材,让黄廿当老师,给剩下的两百多个工人传授营销知识。
将来他们会离开工厂,替雪柔造纸厂跑业务。
安排好厂里的生产,李湛领着技术攻关小组进行技术革新。
革新重理念,理念来源于市场实践,
他其实没有什么实践经验,前世的工作跟实业不沾边,只是个教师,教师跟社会有一定的脱节,往往不太成熟,阅历也不够丰富,但他有一个别人没有的长处,善于观察,善于总结,比如他一眼就看出了两个特定的造纸领域一定会挣钱。
一是涂布纸,也叫铜版纸,广告海报和门店装饰经常会用到。
现在是什么年代,电影广告用手写的年代,录像厅外面连个像样的海报墙都没有,全手写,加上一段刺激的描述,就完事了,国营电影院的海报也有限,远不如后世那么花哨,其它行业也差不多,如果他生产广告用纸,会不会赚钱?
肯定赚。
而且今年政策放开,会有一大批个体户诞生,哪怕其中只有十分之一开店,店面的门头装饰用纸也是个惊人的数字,涂布纸外加一个装潢公司,铺满整个江城的门店,也是个好生意。
二是生活用纸,
卷纸就不说了,他倒霉的这段时间,龙腾市场的管理员马向田copy他的创意,也开始造卷纸,卷纸没什么技术壁垒,其他人也争相效仿,卷纸已经风靡整个江城,赚不到什么钱了。
但他可以造抽纸啊,可以造纸尿裤啊,重生回来碰见那么多带娃的,全用烂布头,一个纸尿裤还没见过呢。
生活用纸可供挥的余地更多。
于是他瞄准这两个领域,进行技术攻关,他提出设想,应用物理专业的金明珠设计流水线草图,草图画出来,学机电的马小帅和技工一起琢磨怎么改,裴远设计电子元件,碰见难题再找李湛,李湛用后世的眼光给他们一些新鲜的建议,往往能让他们醍醐灌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