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书包里掏出一盒资生堂的化妆品套装,递给母亲。
马翠兰吃惊的看了会,没文化,上面写的什么也看不懂,但她总归年轻过,年轻的时候也爱美,家里没这么多孩子的那些年,也会涂涂抹抹的打扮,百货大楼里那些素色的口红,经常拉着小姐妹一起去看个稀罕,但从来没买过。
此时拆开套装一看,就明白了是女人用的化妆品,有三个色号的口红,一瓶洁面乳,一盒粉底,一瓶面霜,还有眼线笔等工具,在这个年代堪称豪华了,尤其这口红,居然是三种不同的红色,马翠兰从来没见过。
捧在手里真是又惊又喜。
要是年轻2o岁,这就是她朝思暮想的东西,可她已经年近四十了,激动了片刻平静下来,蹙眉问道:“这东西很贵吧,你从哪弄来的?”
李湛笑道:“我就说我能挣钱吧,你还不信,这是委托百货大楼的采购经理从大城市捎来的,牌子是资生堂,资生堂刚刚进入国内做的一款合资产品,也算是进口货,一般人买不到,一盒36o。”
“天呐,三百六?”
马翠兰直接从床上跳起来了,声音差点捅穿了屋顶,坐在床上给母亲揉腿的李蔷,也是吃惊的合不拢嘴,一盒化妆品,四个月工钱,她们是万难接受的。
马翠兰把东西装回去,合上包装,塞给李湛,让他赶紧把东西退了,别糟蹋钱,然后拽住他喋喋不休的质问,到底哪来的钱?
他把自己捡洋垃圾的经历,简单说了说,办厂子造卷纸的事情没说,因为办厂子牵扯到退学,不能细说,万一穿帮了不好解释。
即便如此,母女两个也觉得难以置信,洋人的垃圾有这么值钱吗,这个可以细说,正好让她们了解一下达国家和咱们国家的差距。
听他说完,马翠兰有些担心:“儿啊,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你干的这些事情,以前被人叫走资派的鹰犬,扣上一顶高帽,拉出去斗,这辈子都能给你毁了。”
那个动荡的年代,马翠兰是经历过的,至今想起来仍旧心有余悸,她很担心儿子为了挣点钱,把自己的前程毁了。
可是李湛知道未来的方向,当年的混乱不会再重现了,时代彻底变了,经济展是王道,其它一切都要让路,像他这种给人们提供便利的个体户,以后会越来越多,国家也是倡导这一改变的。
不管怎么说吧,马翠兰就是不同意他这么做,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也不能让儿子自毁前程,说来说去,他只好虚与委蛇的答应母亲,以后少干这种事。
又哄又骗,母亲才开开心心的收下这份礼物,嘴里嘀咕着花这钱干啥,眼角里却都是笑意,看来儿子的这份礼物,她是很开心的。
李蔷急不可耐的说:“妈妈,这就是城里人的口红吧,你快抹上,让我看看是怎么抹的。”
…。
李湛也说:“就是啊,买都买了,不用不是白搭了吗。”
马翠兰只是摇头,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成黄脸婆了,不好意思在儿子闺女面前化妆,除了洁面乳,其它全都塞到抽屉里了。
这么新奇的玩意,可把李蔷馋坏了,晚上趁着母亲不注意,偷偷拿出来,对着镜子涂抹,嘴巴抹的跟猴屁股一样,脸上厚厚一层粉底。
半夜李湛上厕所碰见她,吓出一身汗,这是个僵尸啊!
他揪住妹妹的耳朵,让她去外面洗脸,说:“你才多大,着急忙慌的化什么妆。”
李蔷小嘴一撇,带着哭腔回道:“哥哥偏心,妈妈从来没有去村口接你,二哥也从来不接你,我每次都接你,你连个礼物都不给我捎,妈妈的礼物那么好,我用一用还不行啊。”
说完真哭了。
李湛把她抱起来,拍着背脊哄了哄:“幺妹是家里的宝,我怎么会偏心呢,疼你还来不及,可这书包没多大,塞不下那么多东西,你的那份大礼,装不下,要等明天才能送来。”
这时她才知道自己也有礼物,而且是一份大礼,得用卡车装,顿时破涕为笑了,忙问什么东西,李湛刮刮她的鼻头:“快去睡吧,明天你就知道了。”
有了这个令人激动的消息,李蔷一夜没睡着,第二天顶着黑眼圈跑到村口老牌坊下面,专门等着哥哥说的大卡车。
一边等一边暗暗着急,王来顺家的电视正在转播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邓亚萍打到女乒决赛了,村里老少爷们全都去看,她也想看,
当然了,王来顺不让他们李家进门,看不着,但是在外面听听大家的议论也挺好啊,听说邓亚萍是个跟她一样矮小的女子,却那么有本事,她很喜欢邓亚萍。
可这货车迟迟不来,她怕送货的走岔了路,找不到萍水乡。
在煎熬中等待,等啊等,忽然碰见卖柚子的田贵叔,她忙问:“田贵叔,邓亚萍赢了吗?”
田贵叔不在乎这些,笑着摆摆手:“第一局输了。”
“哎呀,怎么输了呢,田贵叔你别出摊了,回去给邓亚萍姐姐加油啊,你们都不给她加油,她心里不高兴,就分心了。”
看她急的直跺脚,田贵叔忍不住哈哈大笑,推着双辕车渐行渐远:“别担心,早晚会赢的,这是转播,直播我在收音机里听了,冠军!”
李蔷这才转忧为喜,原来邓亚萍早就夺冠了,同时心里暗暗疑惑,怎么收音机里的消息比电视早一步呢,明明电视更高级。
总之她可以全心全意的蹲守自己的礼物了,为了等这辆大卡车,中午都没舍得回去吃饭,饿的两眼昏花,靠在牌坊柱子上打瞌睡。
朦胧中听见一辆车轰隆隆的从面前驶过,带起大片尘土,把她呛醒了,追着卡车大喊:“停下停下停下,走错路了。”
卡车还真停下了,司机是个小年轻,跟李湛差不多大,揉着脑瓜子问:“你怎么知道我走错路了?”
“你是去萍水乡吗?”
“对啊。”
“是不是找我哥哥李湛?”
那司机哦了声:“确实有点东西要捎给他,张经理嘱托的,这不就是萍水乡的牌坊吗,哪有走错路。”
牌坊是萍水乡的,但这条大土路,直通隔壁的梨园村。
当年盖牌坊的时候,两个村子生械斗,死伤两百多口,萍水乡的赤脚郎中是个好心人,不但医治了自己村里的伤员,还给梨园村送了药,捞回来几十条人命,梨园村的几个家族感念这份恩情,把牌坊名字让给萍水乡了,但这条路不会让,还是直通梨园村,一不小心就会走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