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吃罢饭菜,龙五去会了帐,一行人出了酒楼,找路人打听了一下,就直奔汴梁最有名的天汉桥,到了桥边一望,果然不亏东京最繁华的地段,桥下汴水奔流,桥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两岸店铺酒楼繁荣,笙歌连成一片。站在桥头南可望朱雀门,北可望皇宫宣德楼,中间是天街。天汉桥的石柱皆是青石,石梁石榫楯栏,近桥两岸皆是石壁,雕镌海牙、水兽、飞云之状,七分精美,三分雄厚。众人不由齐声赞叹。
游兴正浓,忽听有人叫道:“大虫来了。”倒把众人吓了一跳,武植心说不是吧,难道是水浒上那个牛二出现?或者东京真的有老虎?
这时旁边的人群一哄而散,天汉桥上只剩下他们八人,显得很是扎眼。从桥那边晃悠过来一行人。为的是两个青年,都是小白脸,年纪也就二十上下,都是一身华贵裘服,一个紫衣绣花,一个锦服挂玉。后面十几个人好象是他俩的跟班。
武植心下了然,这一定是哪家纨绔子弟,看周围人的反应就知道这绝对是东京一霸,只怕比自己在阳谷还要威风几分。自己刚到汴梁,无根无底,还是少惹事端为好。于是对身边人使个眼色,道:“咱们走。”说着带众人转身往回走,七巧却不服气,狠狠瞪了对面来人几眼,才转身跟上。却不想她这一瞪眼被对面紫服小白脸看个清楚,小白脸眼睛一亮,离老远就叫道:“姑娘留步!”说着就加快脚步,身后的跟班也鼓噪起来。
七巧柳眉一竖,对武植道:“你要怕事你就先走,本姑娘倒要看看他能奈我何。”说着就停下了脚步,转头怒视来人。
武植叹口气,看来今天又要上演街头火拼了。对龙五和李玄静使个眼色,小声道:“不要说话,打了就跑。”他可不想多做纠缠,就七巧那性子,说上几句来个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以后东京就不要混了。他说完就四处踅摸看有没有合手的家伙。
这时两个小白脸已经走到近前,紫服青年文邹邹行个礼,道:“在下汴梁高文,不知可否告之姑娘芳名?”
武植怕这丫头儿一激动露了底儿,抢上前去微微一笑,突然飞起一脚正中紫服青年也对他微笑的脸上,这一脚来的突兀,一脚就把青年踢倒在地,脸上的大鞋印清晰可见。旁边的龙五几人正待一拥而上。却不防一道黄影,一道红影如蝴蝶般飞入对方人群,只是在翩翩起舞间,对方纷纷倒下。正是七巧和李玄静见武植动手,那还客气什么,二人剑不下鞘,专门照准对方肉厚之处敲打,打的对方人仰马翻,没用几秒钟,就躺了一地。
武植心中暗叫声高手就是高手,手上却吹声口哨,喊了声:“风紧,扯呼。”众人马上回身就跑,跑出老远,才隐约听见对方的叫声,“敢打太尉府的……”想是对方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暴打弄呆了,现在才报出名号。
七巧这时高兴起来,和李玄静唧唧喳喳说了起来。武植心中却是微微一惊,不会这么巧吧,对方姓高,又是什么太尉府,莫非就是那水浒上的高俅义子高衙内?撞大板了啊。就是不知道会不会遇到花和尚的桥段呢?要真有这家伙儿,收他做小弟,却是威风的紧了。想着就傻笑起来。毕竟没经历这个时代那种无法无天的衙内手段,他也没怎么把这事放在心上。
几人溜过了好几条街,这才慢慢放缓脚步,开始欣赏起汴梁的风土人情。溜达间就到了一处十字路口,四周都是高楼房,建筑宏伟。各个的招牌都是高大巍然,气派十足。明显到了汴梁的豪华之地。
七巧见不远处的台阶上围满了一圈人,她性子就喜欢热闹,马上也挤了过去。武植等人无奈,只好跟在她身后。龙五带那四个手下往两边分开人群,为武植三人开路。被挤开的人群都气愤回头,不过大多数人看见几人的凶狠表情,就把到嘴的喝骂咽入了肚中,有那不开眼的,自有小弟把他抻出去进行“说服教育”。七巧想也是跋扈惯了,对此毫不在意。至于李玄静以前又能好到哪儿去,虽然到了大宋有所收敛,但骨子里的傲气又岂能改变。
第三章-人在江湖飘
三人进了人群,却见原来是一乞丐正当街乞讨。武植心说这有什么好看的?这乞丐也是,在这般繁华的地段就敢摆摊儿?汴梁这种都也没有城管之类的差官?却听旁边人们指指点点,都叹息着,说着什么“世上还有这样的儿子?”“真是狼心狗肺啊?”叹息归叹息,却也没几个人去送上几文。
武植顺人们指点看去,才看见乞丐的面前放着一页大大的纸,是血书,写满了满满一篇,说他是外地人士,特意来东京投奔了财的儿子,儿子却不认他,把他扫地出门,不过他为了儿子声誉,不能去官府告他,只能在大街上乞讨点盘缠,早日归乡。这纸上写的真是情真义切,把慈父之情,无奈之意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看了无不叹息。武植心说这乞丐倒是好文采啊。仔细打量乞丐几眼,见他衣衫褴褛,右手拇指有一条长长的口子,想是用来写血书的,不过看乞丐眼睛,却是一愣,乞丐的眼睛很是明亮,隐隐有一种不怒而威的感觉。不过此时他的眼睛里却是有几丝无奈,几丝惧怕。不时朝人群看看。
武植顺他眼睛看过去,就见他望的方向有几个面目狰狞的汉子正低声嘀咕什么。武植心下雪亮,什么慈父寻子,不过是和几百年后那些不入流的混混一样的伎俩,抓来流浪的孩子或者老人扮可怜骗人而已。原来这种手段几百年前就被人挥的淋漓尽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