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你们儒家呢?直接捏造出来一个禅让,让皇帝禅让给你们儒家的圣人王莽,可真是有意思啊!赶明儿我就要上书大王,让大王好好的查查你们儒家,是不是有这个想法!”
“说什么呢?话不能乱说,说了是要负责的!要是不服咱们试试?就旁边的那片小树林好了。”荀子连忙说道。
“试试就试试!”
碰
碰
碰
啪
啪
啪
一时间原本古朴无比的小树林,忽然就出现了很多异象,时而有一朵青莲笼罩树林,时而传来了阵阵读书声,有的时候还有刀剑碰撞之声。
这一天由于口角问题,儒家和其他学派的人不断约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单挑,儒家的人一个单挑诸子学派的人一群。
虽然儒家的人数是最多的,但是今天却也是挨得最惨的。即使是荀老夫子本人,胡子也没了一半,有一个眼圈更是直接变黑了。
夜晚,荀子揉着胳膊,由于白天的战斗太过激烈,如今腿脚有些不便,只能飘在空中了,看着没有性命之危仅仅只是丢了些脸面儒家的各脉掌教,放心的点了点头。
“没事儿就好,至于这点儿表面伤势根本就不算什么。今日之事就已经表明了,秦法之下他们根本就不能把我们怎么样!”
“所以大家不要担心,今日之后这事儿算是过去了。其实这也是个好消息,此界的历史表明,我们儒家是很有前途的。”
“只不过大家不要骄傲自满,我们儒家越是有前途就越是要低调。现在要做的就是回去好好看看秦法,然后结合此界的典籍,让儒家的理论推陈出。”
“诸位回去之后度要快一些,可不能让其他的流派抢了先。就比如这大一统理论,赶紧改头换面,变成我们自己的。记住无论何时,我们坚决拥护帝国的统治,坚决支持秦法。”临走之前荀子又一次叮嘱道。
诸子百家嘛,你抄我的,我抄你的实在是太正常了,至于读书人抄袭那能叫抄袭吗?那叫借鉴!
就像大一统的理论学说,最先并不是儒家提出来的。在周朝就有了萌芽,在春秋战国之时进一步育,到了始皇帝一统天下之后,算出初步成型。
可是后来儒家一家独大之后,这个理论就成儒家的了。后世甚至还有些不读书,没有自己理念人云亦云的家伙,一提起大一统第一反应就是:这是儒家的学说。
没有儒家的这个学说,中国就要变成欧洲那样,诸国林立,民不聊生,混乱不堪。短短的一句话,就把始皇帝和先贤们的所有努力给抹杀了。
大一统不是因为始皇帝统一了文字,也不是因为始皇帝一统天下,创造了中央集权制,而是因为儒家创造了大一统的理论学说……
第十六章:十万秦军降临大唐
夷洲岛,传送门。
今天从传送门过来的就不是诸子百家了,而是一支支队列整齐的军队,最先过来的是民兵。
这些民兵身穿纸甲、皮甲,披甲率算是百分百。
虽然比起战兵来说,他们要弱上不少,身体素质不达标,没法做到全员铁甲,但平均下来每十人一副铁甲还是没问题的。
十人一副铁甲,这样的着甲率比杨广的中央禁军骁果军还强。甚至即使是骁果军,也做不到一天三顿饭,也做不到每天坚持训练。
这些民兵千人为一个方阵,依次上前,李靖站在高处,看着这些军队就差流口水了。这年头明君思良将,可是良将喜欢的却是强兵!
“很强,真的很强,这些士兵看起来就很壮,各个都是棒小伙子,每个人身上起码有着二十斤肉,真要是打起仗来,拼消耗都能耗死敌人。”
李靖口中的二十斤肉,基本上可以等同于肥肉和脂肪。
一场大战下来,其实是非常消耗精力的。不仅仅是大战开始之后生死决战之时很消耗精力,连大战开始之前也非常消耗精力。
这种情况下,谁的士兵平时吃得多,储备的肌肉储备的肥肉更多,谁的军队就更能消耗,就更能坚持下去。
实际上一场大战前期的试探,前期的摩擦才是耗时最长的。有把握有经验的良将,往往会在前期试验之中花费很多时间,直到对方坚持不住了,或者出现了明显的破绽之后,才真正出动主力,一锤定音!
“这些军队杀气不怎么旺盛,有些浮于表面,好像杀人杀的不够多,真是奇怪,大秦的军队竟然也会有这种兵?”
闻言房玄龄笑了笑:“听蒙将军说,这些士兵在大秦不过是二线军队,是地方守备部队。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维持地方治安,配合当地官员将大秦的统治深入基层。至于真正前去打仗的,那是战兵。”
说到这里的时候,房玄龄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止不住。就凭眼前的这支民兵就可以一窥大秦虚实,实在是太强大了!
“但他们的底子实在是太好了,这样的军队要是让我带领,不需要太多,如果有三万,便可横行一时,割据一方,坚持十年二十年不在话下。”
“如果有十万,便有望鲸吞天下,足以占据南方或者关中之地。如果有二十万,那就是天下无敌,哪怕是大隋巅峰之时,我都敢打一打!”
踏
踏
踏。
一个又一个方阵接连出现,起初之时李靖还惊讶一下,点评一番,到了后来他已经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