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九天究竟是什么,得先弄清楚。如果真的如同旬报上所说的这么神奇,可以助人悟道,启迪思维,甚至是直接顿悟的话,那我们明天就加入大秦。”
老夫子作出决定之后,便动关系,不久之后就从荀子那里搞到了一个名额,然后他的弟子孔仁便出了。
孔仁是孔子的后代,不过不是嫡系而是庶出。在儒家这么一个非常重视礼仪的地方,庶出即使再有本事,也无法和嫡出相提并论,否则就是无礼!
更何况他还是孔家子弟,如果孔家子弟带头无礼的话,儒家还要不要脸了?所以虽然他很有本事,但是却没有整日里想着推翻嫡系自己当老大,而是外出游学去了。
如今算是子贡一脉的大师兄,也很不错了。
按照官员们的指引,孔仁很快就来到了目的地。
这里是连绵不断的房屋,每个房屋之内都放置着一口口大型棺材,棺材的上方,前后左右都有通气孔,看起来就有一股森然之感。
时不时的有人从棺材之中出来,还有人进入棺材。而且每个人进入棺材之时都是精神饱满,可是离开棺材之时,却精疲力竭。
虽然脸上的笑容都很灿烂,可精疲力竭,满脸憔悴是做不得假的!
他们究竟在棺材里遇到了什么?难道有什么邪恶的女妖精在棺材里,专门吸收男人阳气?
随即孔仁就用力的摇了摇头,不可能的,大秦不可能这么不靠谱的。大概这就是上天的代价吧,凡人上天,总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这么一想孔仁还觉得蛮有道理的。
第四章:用心创造快乐
接过孔仁手里的条子,一旁的官员仔细检查了一遍说道:“你这条子是荀子老先生批的,他是你的担保人,按照权限你是可以进去的,如今你修为如何?这个问题要如实回答,天上虽好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长久待在那里的。”
“我今年二十五,按照大秦旬报的划分,我是那种周身穴窍齐开的高手,算是先天圆满。”
“二十五岁,先天圆满?不错很不错,看你这年轻的样子,应该又是诸子百家某个流派的弟子,你们之中的精英真多。”
说到这里,这名官员就伸出了三根手指:“三个时辰,你只有三个时辰的时间,去找一口棺材躺下吧,我记着呢。”
闻言孔仁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微微一笑便来到了一口大红色棺材面前,掀开盖子就躺了下去,棺材之中枕头附近还放着一枚铜印。
躺在枕头上合上棺材,看着头顶的通气孔,孔仁很是无语。上天之前,需要躺在棺材里,这怎么看都不吉利啊!
这到底是谁的设计?真是个宝才,大秦这回是捡到鬼了!
内心吐槽了一下,枕头附近的铜印便忽然大放光明,眼睛一睁一闭就睡着了,神魂就上天了。
当孔仁再次恢复意识的时候,他还以为自己再次来到了咸阳城呢,大量的百姓随处可见,看起来就很热闹的样子。
不过回想起师叔的叮嘱,孔仁就先前往了图书馆,据说这里有着很多失传已久的典籍,是大秦独有的。
没多久孔仁的手上就出现了一本心学,封面上写着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作者是王阳明,看上去就很不一般的样子。
他看的很快,几乎每一页都只用了几秒钟时间,一本心学从头看到尾根本就没有花费多少时间。
看完之后,知行合一四个字就深深的记在了心里。这种级别的典籍,是需要反复回味,不断参悟的。只可惜如今时间有限,否则一定要好好揣摩揣摩。
然后他又看到了理学,作者是朱熹,看到了熹平石经,作者是蔡邕,看到了继往圣之绝学,兴万事之太平……
看一本赞叹一本,虽然在孔仁看来,这里的有些理念是不对的,是有缺陷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赞美这些书籍之中的优点。
然而看的越多,疑问也就越多。
这么好的书籍都是谁写的?作者怎么都没听过?哪有这么多默默无名的大贤?难道是周王朝的藏书?
不知不觉的两个时辰就过去了,孔仁一脸不舍的放下了书籍。
虽然还没有离开此地,但是孔仁已经感觉到了,刚才的那两个时辰自己看书之时的效率,大大提升。
以往的自己虽然也有几分聪明,但最多不过是闻一而知二,连举一反三都做不到,可是刚才自己却几乎是闻一而知十。
看到一句话之后大脑马上就反应过来,想到了很多其他知识,互相联想之下,原本需要一个时辰才能想明白的问题,如今不过是半盏茶的时间。
“启迪思维,启迪智慧的作用确实有,不过就是太耗脑子了。”想到这里,孔仁自嘲一笑,是自己太过贪心了。
能够启迪智慧,让人想明白之前想不明白的问题,而代价不过是太耗脑子以至于让人头疼,这样的代价也太轻微了些。
如果传出去的话,诸子百家的前辈们恐怕要高兴坏了!
还剩下一个时辰,我得出去好好转转,看看这九天的神奇之处,然后让师尊带着师妹师弟们加入大秦!
“这位兄弟是不是觉得书太多了,好书到处都是,时间不够根本看不过来。”一位不认识的家伙还问道。
抬起头来,在确定这个人是在和自己说话之后,孔仁点了点头:“你怎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