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风未起,红日已团圆。
“王妃,有媒人上门了。”
6氏来到正厅,见廖媒人正端坐用茶。这廖媒人是汴京城有名的第一媒,大户人家都愿请她说媒,也彰显男方对婚事的在意。
廖媒人见到6氏,嘴巧的说道:“恭喜王妃,贺喜王妃,长乐郡主在谢喜宴上端方有礼、学识过人,一战成名,坊间都说郡主才名不亚于太傅孙女呢。愿不得崔家状元郎当场请陛下赐婚,郡主如此神仙般人物,官家若不赐婚,今日求亲的人怕是要踏平安郡王府门槛了。”
6氏心里听得十分舒服,怪不得高门都愿意找廖媒人,真是能说出花来。
“自古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能得官家亲自赐婚,是我们的荣幸。这女子出嫁就是要结合两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廖媒人忙点头,“王妃说的正是,女子出嫁盼望的无非是一家好儿郎,三书六礼,十里红妆,凤霞披冠,八抬大轿,明媒正娶。郡主与我们状元郎那是官人金口中的天生一对地一双,以后必能如胶似漆恩爱长,花开富贵五世昌。”
言罢,廖媒人拿出帖子,上面详细写着崔家父系三代情况,“王妃,这事崔太尉亲自交代的,让我好生准备六礼,不得有半点疏忽,请您过目。”
6氏早在崔容时放榜上门时就将他的情况查清了,如今不过是走个过场,不多时就让人将草帖拿来,交给廖媒人。
廖媒人见6氏如此爽快,高兴的说:“您就放心吧,小人一定拿出毕生功力,给郡主一个让全城女孩都羡慕的婚礼。”
6氏笑着回道:“如此便麻烦廖媒人了。”
交换完草贴后,6氏心里空空荡荡的,精心养育十五年的女儿即将出嫁,不禁悲从中来。
李嬷嬷赶紧安慰6氏,“女孩都要过这一遭的,郡主福泽深厚,能得官家亲自赐婚,必能幸福长乐。您现在应该打起精神,好好为郡主张罗,莫要伤心。”
“是啊,这大好的日子,怎能哭哭啼啼呢,让嬷嬷笑话了。我们一起去晴苑看看晚晴吧。”
主仆两人行至晴苑门口,见里面闹哄哄的,进去一看竟是安郡王父子。
“宝贝女儿,为父一定要把你风风光光嫁出去,这几日我就带青宸扫荡御街,什么饰铺、胭脂铺、成衣铺,啥好我给你买什么。”
“对姐,我都把汴京最大店铺的镇店之宝都查清楚了,咱们就可最贵的买,一定让其他贵女羡慕的眼红。”
6氏见张口闭口都在烧钱的父子俩,顿觉脑袋又疼了。
“你们父子俩不要胡闹,这女子陪嫁的奁产不仅有饰、金银、珠翠、宝器,还要有田土、屋业、田园,你们要是有空就帮我一起清点一下田产,免得我一人焦头烂额。”
父子俩一听还要清点、算账,立刻一个说肚子疼、一个说头疼,转身都跑出去了。
“母亲,还是要约束一下父亲和弟弟,他们最近天天逛街市,日日给我买饰,郡王府恐怕都要被搬空了。”
“晚晴,让他们去吧,反正在家也是闹我,半点不消停。你要出嫁了,也要学会管理自己的嫁妆了,你看母亲为你准备的。”
6氏拿出了一个匣子,上面覆着嫁妆清单,下面是厚厚的一沓田产铺面。
清单写着饰若干、衣物布匹若干、摆设家具、古董字画、日用品和药材,以及良田5o顷、铺子十八间、宅子六间、庄子六个。
“母亲,这房产铺面也太多了,我哪用的上这些,还是给弟弟多留一些吧。”
6氏笑着把匣子合上,“用的上,女孩嫁人了,需要打点的事情就多了,嫁妆就是你的体面也是你的底气。这些年母亲担心你累到,未让你管过家、理过账,实际上我们安郡王府还算殷实,这些嫁妆拿的出来。”
6氏用了点茶,又说道:“你父亲虽然看似纨绔,其实胳膊肘从来都是往里拐,平日里小打小闹也都不吃亏,再加上历年来官家给的赏赐,积攒下来不少家产。我出身清河世家,虽然是三房,但你祖父擅长经商,颇有恒产,当年留给我的嫁妆也堪称是十里红妆。如今我把嫁妆给你和弟弟一人一半,不偏不向,你就不要再推迟。等过些日子,我再把李嬷嬷训练好的婆子、丫鬟、账房、小厮都给你送来,你自己也要学着约束下人。”
“母亲,晚晴让您费心了。”
“傻孩子,做母亲的哪有不为子女筹划的,只要你好好的,我和你父亲也就能安心了。”
崔将军府。
廖媒人将草贴双手交给崔夫人,热情的说道:“安郡王妃是极为通情达理之人,一应手续准备的很快,有这样的亲家以后也是状元郎的助力。”
崔夫人说道:“顺利就好,下一步就是交换定贴,容时的聘礼我已备下,只等着找个合适日子下聘。就是这婚期还需公爹和安郡王再商议一下,原说的是三个月内,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忽然想起来没见到崔容时,便问向身边大丫鬟春喜,“可知二公子今日去哪了?”
春喜捂着嘴笑着回答:“二公子一早就出去了,说是要亲自去射雁做聘礼给长乐郡主。”
崔夫人也笑了,“这孩子,平时看着稳重,现在也知道着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