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自古都是一条通天路,十年辛苦定终身,寒窗数载为今朝,有人从中飞黄腾达,也有人在其中折戟沉沙。
贡院门前车水马龙,考生送别家人后一一进入考棚,随着最后一人入场,门砰的一声被关上了,锁院贡试也正式开始。
贡院内密密麻麻一排格子间,每个考生一间考棚、一盆炭火、一支蜡烛。待试题下来,明远楼上响起鼓声,所有考生均埋头答题,沙沙声不绝于耳。
三日过去,随着最后一炷香燃完,考试也进入尾声。
考官们收齐答卷,将每位考生卷上的姓名、籍贯等信息用纸糊封起来,装订成册,细心归档。待所有考试相关事宜处理妥当后,在场官员终于长叹了一口气,科考对考生是肉体和精神的折磨,对考官又何尝不是,终于可以回家啦。
漫长的考试结束了,但这些举子的人生才刚刚拉开帷幕。
长庆殿内,仁宗拿着两份考生策论反复翻看,半晌也决策不下。
一份写着救灾无奇策,要在预防。储备粮要用于救荒或人民消费。平籴法和常平仓制度,都是以积累收购和销售粮食备荒为要。。。。。。
另一份写着大灾后,鼓励富人消费,国家和地方兴修水利或路桥城池工程,以工代赈,既能给灾民生路,又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反复多次对比后,仁宗说道:“这两份考生策论,一份侧重预防,一份侧重灾后重建,众爱卿觉得如何?”
太傅说道:“灾情多变,常让人防不胜防,但后者提到灾后刺激富人消费,创工赈法,论点相对新颖,实用性更强。”
仁宗也点点头,“两篇都文笔雄奇,笔酣墨饱,只是这后者说到我心里了。如今大越朝百废俱兴,正需要这样学以致用的官员,就他吧。”
说罢,朱笔一勾,科考名次已有取舍。
考试还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随之而来的是殿试。
仁宗端坐于大殿之上,看着下面新选的三十八名进士,高兴的说道:“我朝战乱刚刚平息,正是求贤若渴之时,望诸位进士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通坟典于教化、才识兼茂明于体用,为江山社稷建言献策。”
刘公公随后宣读考题,“殿试正式开始,题目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
三日后,本届科举考试结果出来了,一共录取了三百八十八人,其中进士三十八人。
礼部官员将成绩张贴在南院的墙上,榜前人头攒动,所有人都挤着往前凑,看榜的人实在太多了,连粘贴榜文的墙都仿佛要被推倒了。
只见金榜题名的人弹冠相庆,落榜的人被搀扶着退出,人潮一波接着一波。
安郡王在一众随从的护卫下奋力往前挤着,看起来比考生家属都要焦急。一顿高歌猛进后,终于挤到了榜前,踮着脚高声念道:“状元崔容时,榜眼文熙城,探花曹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