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子大为不解。
那会人们没什么保密意识,除非是军国大事,否则一会就传得到处都是。
“不然《战国策》《左传》这些书哪来的,那些对话活像蹲在人家床底下听来的。”
“哈哈也是。”
嬴政听完内侍的复述,和时任中车府令的赵高感叹:“朕有子三十余人,唯西垂肖朕。”
对于扶苏这个长子,嬴政不是不喜爱的,幼时也花了很多心思教导。
却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被儒家给笼络了去。
之所以未立太子,扶苏的立场有很大的原因。
炎犀也在房间里猜测,嬴政死前立扶苏为继承人是出于无奈还是真心。
嬴政为大秦帝国确立了全新的制度,但旧时勋贵不认同的很多。
这些年一直有人在试图营救六国贵族。
许多大臣也期盼能恢复分封制。
他们用的理由是周为正统,分封乃周天子传下的法理,自当遵从。
最重要的是,分封,能够分薄帝王的权利,诞生出一批新的勋贵和世家。
只是到时秦朝可能会成为周的翻版。
儒生们希望借分封制达到弃法引儒的目的,他们选择和勋贵站在一起。
嬴政看到了分封的弊端,这才强势推行郡县制。
只是他没想到,给予厚望的继承人被儒家给笼络了去。
扶苏在大秦帝国的路线斗争中,选择了和嬴政相反的路。
当嬴政派扶苏去边关跟着蒙恬修长城的时候,或许就已经起意培养新的继承人。
史书中曾提到“胡亥少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
可能胡亥正是嬴政属意的继承人之一,可惜时间不够。
嬴政在还没有培养出合适继承人的时候,就死了。
李斯和赵高替嬴政写了遗诏,胡亥成为帝国接班人,蒙恬和扶苏被赐死。
史书中对这一段的描写是始皇于沙丘暴卒,当时的中车府令赵高胁迫李斯动“沙丘之变”,废扶苏,立胡亥。
这就更奇怪了。
李斯是荀子的高徒,是跟着嬴政一路并肩作战、最终实现大一统的法家代言人。
当时他已经位居丞相之位,赵高不过嬴政近臣,嬴政一死赵高的实力打八折。
李斯真的会被赵高胁迫吗。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李斯也属意胡亥。
嬴政死得太早了,新的继承人还没有培养起来。
扶苏继位,儒家登场,李斯最好的下场就是靠着上位者的施舍留个全尸,保住家族。
法家一定会被扔进故纸堆,君臣二人多年的努力全部白费。
法家出身的胡亥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只是李斯没想到胡亥这么不成器。
胡亥这个人除了能继承始皇遗志,其他能力基本为零。
尽管胡亥做过许多离谱的事,包括但不限于虐杀姊妹、指鹿为马、诬杀李斯、将秦律的条款修改至更加严酷残忍。。。。。。
然而他唯独没做一件事,就是分封。
嬴政春秋鼎盛时期,宗室便敢弄出“始皇死而地分”事件。
可想而知,到了胡亥时期,宗室只会变本加厉。
然而即使到死在赵高手上时,秦朝始终保持着郡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