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峰也把第二师的三个步兵团和两个师的直属部队全部投入战斗,前前后后也把将近3万的部队投入战场。随着战事的升级,战线也急剧扩大。一时间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全都沦为战场。
赵长峰这时候也请求了沈调动崖口轰炸机部队攻击日军后方机场,因为这样打下去太被动了,必须有效削弱日军航空力量。
沈当即把轰炸机大队这指挥权交给赵长峰,还把崖口的第三大队和教练机大队的指挥权也一并交给了他。
这下先锋军的航空力量倾巢出动,直接就挂满炸弹朝日军后方机场扑去。因为距离比较远,单程将近1ooo公里,所以也要两个小时以后才能看到效果。
这样高强度的战斗就连先锋军的质量过硬的大炮和机枪都出现了炸膛事故。日军虽然也暂时占据了上风,但也是人困马乏,重武器也损失了不少。
因为先锋军投入的兵力只有日军投入兵力的三分之一,赵长峰也不是什么铁头娃死守一块阵地不放。他的作战目标始终是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
为此大命令放弃外围防线,开始适当收缩防御圈。这样即使鬼子投入再多的兵力也施展不开。双方几乎同时做出了战场调整。
随着先锋军一师的主动后撤,已是强弩之末的日军也暂时无力进攻。就这样双方暂时停止了大规模交战,只有零星战场还在有营级以下规模的交火。
大家都打累了,日军兵力损失巨大。战车师团几乎被打废了一半,23师团也折损了三分之一的兵力。至于日军的敢死队被全歼。
骑兵支队几乎全军覆没,在钢铁与钢铁的碰撞下,这个早已与这个时代脱节的兵种也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
日军在增兵,先锋军自然也不能坐以待毙。
湖兴基地的一个刚刚完成训练考核的坦克连和刚组建还没满编的坦克连也被紧急调入前线。而负责崖口防御的守备加强团和预备役团大部分人员也被空运到前线补充之前的战损。
为此胡大勇又把刚有些起色的系统币又花了个精光兑换了大量人口,重建了守备团和预备役团。
现在关东军将之前的储备弹药几乎全都补充给了第三方面军。而奉天兵工厂还在恢复生产中,军火产量还不及原来的五分之一。
这点产量补充关东军和华南沿海战线都不够,至于华北方面军因为得不到弹药武器的补充。立即就被大本营直接要求严防死守,不得对华夏军队主动起进攻。
这下扫荡也进行不下去了,华北方面军和伪军全都龟缩在城市和据点里。
而八路军长意识到鬼子后勤供应不上的短板了,于是驻扎在大同的晋绥军区第三纵队立即对26师团残余部队主动起进攻。收复了晋北和蒙疆的大片失地。
将抗日根据地的前沿推进到张家口外围一带,许多县城的日军只有一个中队的兵力,伪军在这时候也见风使舵,基本上八路军一到被正面抵风就直接投降了,论保命简直技能拉满。
有的为了戴罪立功,甚至也支棱一回,直接就把县城里的鬼子大尉军官直接控制起来,或者直接割鬼子军官的人头当做投名状。
这下国军也看到风向的变化了,军部直接命令第二战区和第八战区同时向日军起反攻。
这下华北的战况一下子又热闹起来了,本就因为兵力被抽调到太平洋战场而正处于空虚期的华北方面军顿时四面楚歌。
机动部队四处灭火忙的焦头烂额,弹药也是打一少一。
因为沈这个不稳定因素,整个华北到处烽烟四起,鬼子也是打掉牙往肚里咽,虽然嘴上依旧顽强,但控制的城镇和据点确确实实的丢失了不少。
只能继续收缩兵力,在重要城市和交通要道严防死守。
鬼子的后勤问题那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因为抗日军队后勤更紧张,这才凸显出日军战力的强大。当一旦日军优势不那么明显的时候,兵力不足的问题瞬间被放大无数倍。
而八路军晋绥军区和太行军区得到胡大勇兵工集团的支援后,照比原来的历史轨迹好了不少。尤其是紧靠崖口的太行军区和泰岳军区,主力部队都用上半自动步枪和152毫米重炮了。
至于能够自产迫击炮和步兵炮的军区兵工厂也得到了湖兴基地的技术和设备支持,早已能够供应部队的消耗。
先锋军这次重返东北的行动就像一个导火索,将华夏战场的反攻序幕提前拉开了。
八路军之前为什么不喜欢攻城?不是不想,而是严重缺乏重火力。没有大炮仅靠拿人命去填那就是对部队的不负责,现在晋绥军区第三纵队就是八路军的土豪部队。
不仅控制着大同城这个战略重镇,周边各县现在也被一一收复。
先锋军以前的牵引火炮几乎都给了第三纵队,兵强马壮的第三纵队也适时进行了扩编,实力不输日军一个甲等师团。甚至在重武器上还遥遥领先,只是暂时操作还不太熟练。
为此八路军总部也是支援了一批专业人才,这才在近期完成炮兵部队的整训,形成了战斗力。
攻城战也是大炮开道无坚不摧,再加上咱们的群众基础和地下组织的内应,基本上打到哪里都是伤亡很小。
有了地盘和人口,经济上自然也大为改观,八路军战士再也不用拿苇杆装子弹袋里充门面了,那子弹袋里沉甸甸的全是实弹。打起仗来也不用担心浪费子弹和鬼子白刃战了。
于是国军和八路军同时盯上了太原城。这时候老闫还腆着脸说太原城是他的,八路军不许进攻。
现在整个华北方面军的后勤就靠太原兵工厂的产能,以前打太原的顾虑就是怕第一军狗急跳墙炸毁那些宝贵的设备。现在八路军虽然也眼馋这些设备,但是沈一个电报就给老总们吃了个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