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州一名几经变革,而在宋朝仁宗时期,贝州生了震惊全国的王则大起义,建立起一个安阳国,让仁宗很是忙乱了一阵,急忙派重臣文彦博平叛。叛乱平定之后,赵祯为了表示自己‘明察圣断,有恩于民’,改贝州为恩州。
这些朱由检知道的不清楚,都是附在上面的情况写的,贝志铖不知是哪一支贝家的后人。因为上头对于他的出生说的含糊,在从宋末到明初,历经了元朝一代,有太多的东西,都已经被蒙军杀的查无可查了。
而贝志铖的履历也说不上太出色,虽然早在十八不到的时候,考过了举人,但是后来就没有再继续向上读书了,勉强靠着书局的营生过活。早年成过亲,妻子却在八年前过世了,眼看年近三十了,并未续娶,居然还没有孩子,再往下看,也是双亲不在的人。朱由检看着这个情况,问向吴无玥,“无玥与这位是从前就认识吗?”
吴无玥点头肯定,对于贝志铖的事情,却有些不知从何说起。“王爷,若是翻阅过贝志铖的科考卷子,就多少能明白一些。我与他虽说不上熟识,但他也不是当下的读书人。”
“也就是说他不是什么东林党人吧。”朱由检把吴无玥没有说完的话补充了完整,“我要的也不是一般的读书人。他有什么长处?”
“贝志铖,从八年前开始就孑然一身,说来他曾北行万里,还去过蒙古与黑龙江。”吴无玥这话说的都带上了一些心虚的声音,这个年头哪个正常人能往那里走,走了还活着回来了。
果不其然,朱由检听到了这话就疑惑地看向了吴无玥,“这位是怎么活着回来的?”
吴无玥讪讪一笑,世间多有奇人,有的人就是有本事改头换面,做到隐藏在人群中,无人能察觉的本事。“王爷,贝志铖也许是家学渊源吧,天生有泯然众人的本事。”
“把话讲清楚了,藏一半掖一半的,像什么样子。”朱由检没有好气地瞪了一下吴无玥,这人神秘兮兮的,他认识的人也都不正常。
吴无玥倒也不是不想说,而是说来话长,那些世家遗民们,藏在民间,一代一代,带着先人的理念,守着不改的风骨,但是最后还是躲不过政局的变革,刀剑的无情,越来越少了。
也许没有朱由检这个人,等着大明气数将尽,被北边的后金人打入中原之地后,就没有多少人还能留下来了。他们有人躲过了元朝,却也没有在明朝中真的再起,而这百来年的朝局,从张居正之后,就越来越乌烟瘴气了。
“我还真说不清贝志铖祖上师承哪家,他们这一支都是单传,有个说不上是大本事的本事,懂得一些趋利避害的手段,到了陌生的地方,也不会让人注意到。”吴无玥勉强找了一个话头切入,“我的那张地图,就是他给补全的,他擅长工画,鹰鹘画的尤其好,要是王爷相信,就与唐朝的贝俊也许是一家人。”
那张记录详尽的地图可不是简单的东西,朱由检听着吴无玥的话,稍微的愣了一下,原来以为是吴无玥家中传下来的东西,没有想到这里头还有贝志铖的事情。“算了,我也不是一定要追根究底,只是人一定要可靠才行。胶州湾那边的事情,可不是小事情。不过既然无玥你觉得可以,那就用他吧。”
吴无玥闻言神情一松,朱由检说来也算是用人不疑了,虽然不疑不代表真的信任,但是能到这一步就很好了。说来像是他们这些身上藏着一些旧事的人,并不像是世人想的那样,一定会入朝为官,要封王拜相出人头地,因为历史与过去早就说过一个道理,王朝更替难以避免,有些所谓的功名利禄还不如花间一壶酒。大隐隐于市,也许才是最好的归宿。
就听到朱由检继续说,“胶州湾那里的造船才是最关键的,图纸希声已经带来了,工匠们也从福建那里引入了一些,那些人的安置,你让谢蕴修与贝志铖看着,还是以厚待为主,但是风声是万万不得露出半分的,在黄岛上头的事情,也会有一对锦衣卫看着,这里面的关节你需要与两人事先说个明白。他们虽然有才,但是都是独自生活惯了,就怕不习惯有人看着。”
吴无玥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民间对锦衣卫的风评,算不是正面,他们的狠辣也是深入人心的,而辞官的谢蕴修还有古怪的贝志铖太久没有与这些人打交道了,就怕适应期会长了一些,这可要不得。“王爷,我想再回一次胶州湾,当面嘱咐他们。还有一些事情,也要稍微交代一下。”
“这个时候离开?”朱由检稍微犹豫了一下,吴无玥在信阳其实也就是一个大夫的作用,当然是大材小用了,但是他还带着小土豆呢。“说起来确实是应该让你走,与我一同困在这里不是一个事情,但是……”
还没有等着朱由检决定吴无玥到底应该何时离开,一道圣旨到了信阳。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信王长子聪慧伶俐,品性敦良,赐名朱慈烜。又及信阳苦寒,信王为民劳心多时,朕甚念之,着信王携子回京。……”
朱由检跪在地上,这圣旨后半段那些巴拉巴拉的话,也没有在听下去的必要,总之就是一句话,老哥想他了,听说他的孩子身体也不算好,还不回来,这里有太医可以看病,信阳那个地方有什么好的大夫啊!还不马上给我把全家人带上都回来。
“恭谢圣恩。”朱由检双手过头,接过了这道他看起来简直就是不知所云的圣旨,却还要在脸上笑着,让王承恩把打赏的钱给了那个传旨的太监,别说这个是熟人,也是魏忠贤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