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朝阳一脸震惊,“好的,我记住了。”
江宁拍拍他的肩膀:“等我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方朝阳和李守信告辞离开后,王威和王武来了。他拿着几包东西,吭哧半天,才憋出一句话:“师父,我也送你一点东西,这是……这是泻药,这是轻微的毒药,让人难受但又死不了。”
江宁:“……”
王武快言快语:“师父,你收下吧,可管用了。谁要是欺负你,你就这么对付他。是我妈找我舅舅弄来的,我哥准备拿来对付你的。”
江宁一脸惊讶。
王威狠狠地瞪了弟弟一眼,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承认:“师父,那都是以前的事了。”
江宁想了一下,还是收下了。自己用不用得着先放到一边,省得这徒弟拿出去害别人。
江潮是最后一个来的,外面月光明亮,江宁带着他去外面散了会儿步,说了会儿话。
次日清晨,江宁早早起来,洗漱完毕,把两狗一猫挨个摸一遍,嘱咐它们要听话。
陈壮骑着自行车在山崖下等着他。
陈壮把江宁送到县城的火车站,火车票他提前两天就买好了,是下午4点的火车,陈壮一直把他送到站台。
等了半小时左右,江宁被人流推上了车,车厢里闷热拥挤,还严重载,走道里全是人,地上全是腿,气味非常难闻。
江宁费劲地找到座位,艰难地放好行李,一路上醒醒睡睡,终于熬到了终点。
他们是早上六点钟到达燕都西站的,江宁随着人潮挤出车站,他抬头看了一眼天空,天灰蒙蒙的,建筑灰扑扑的。马路上没有车水马龙,只有长长的一眼望不到边的自行车流。
江宁买了一份地图,按照上面的指示,挤上公交车,中间又倒了两趟,步行三公里左右,终于到达信封上的地址:海城区百花胡同11号,等到了目的地,江宁愣住了,大门上贴着封条。
?第四十九章到家
江宁了一会儿呆,让自己慢慢冷静下来。他那不祥的预感成真了,怪不得姑姑这么久没回信,原来是这样。
那么现在该怎么办?他该向谁打听姑姑的消息?江宁在脑中飞快地搜索着姑姑家的熟人,姑父的父母也在燕都,但是他们已经去世了。其他亲戚应该有,可是江宁都不认识。他的日记里也没有记录。或者可以向街道办事处打听姑姑的消息?
江宁思索半晌,决定去找街道办事处。他正要离开,就看见左边那户人家的大门开了一条缝隙,里面露出半拉脑袋,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正好奇地打量着他。
江宁和气地冲女孩笑了一下,女孩愣了一下,也冲着他笑了笑。
江宁在书包里翻了一下,找出两块水果糖,他走过去递给小女孩,温和地问道:“小妹妹,我向你打听个事儿,你知道隔壁的人家搬到哪里去了吗?”
小女孩歪着脑袋,似乎在用力思考。
就在这时,院里传来了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小月,你在跟谁说话呢?也不怕门夹着脑袋。”
紧接着,大门开了,一位身材健硕、面色红润的大娘站在门口,她把江宁上下打量一通,问道:“小伙子,你找谁?”
江宁笑着指指姑姑家的大门:“我是这家的亲戚,来探亲的。阿姨你知道他们家搬到哪里去了吗?”
大娘再次把江宁打量一遍,目光有些变了。
江宁也不在意,他打开包袱,从里面拿出一小包红枣塞到大娘手里:“阿姨,我是来自安东的插队知青,这红枣我们那地方的特产,肉多核小,特甜。您尝尝。”
大娘收到江宁的礼物,面容和气些许,她又看一眼姑姑家的大门,压低声音问道:“你是这家的亲戚?”
江宁点头。
大娘好心地劝道:“他们家啊,摊上事儿了。我看你也别探亲了,赶紧回去吧。”
江宁又拿出一包核桃,塞到小女孩手里,一脸为难地说道:“阿姨,我大老远地来了,总得知道生什么事吧?要不然,回去也不好给老人交代。阿姨,你行行好,告诉我他们家的地址吧。”
大娘见江宁这么说,也不好再端着,便说道:“我听人说,他们搬到石城区,石城区你知道在哪儿不?”
江宁反问道:“是西山那边?”
大娘点头。
江宁又问具体地址,大娘这才慢吞吞地说了。江宁记下来,跟两人告辞:“谢谢您,您真热心,再见。”
江宁都转身离开了,大娘还不忘补充一句:“小伙子,我看你人挺好的,去看一眼就赶紧回去吧。哎哟歪,瞧我这热心肠。”
江宁翻开地图找公交线路,地方太偏,很难找。打车又不可能打车,他就这样,靠着一张地图一张嘴,一路打听过去,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姑姑的家。此时,天已经黑了。
家应该是西五环附近,此时还是个荒凉所在,附近有个大沙坑,四周全是田野。
江宁找到那栋破旧的院落,迟疑了一会儿,轻轻敲了敲门。里面无人回应,他等了一会儿,又用力敲了三下。
许久之后,终于有个女声回应,声音里带着一丝警惕:“谁?”
江宁试探道:“姑姑,是我,我是江宁。”
大门突然打开了,一束手电筒的光照过来,在江宁脸上停留片刻,接着是姑姑江雪那颤抖激动的声音:“小宁,真的是你?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