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是海王翻车现场,江宁只好这边哄哄,那边劝劝,最后给每狗几个饺子,让它们分开吃。
吃完饺子,两狗还不罢休,大黄卧在江宁左脚边蹭他,逍遥本来不粘人,现在也一改常态,卧在江宁右脚边,哼唧撒娇。你见过猛男落泪,见过猛狗撒娇吗?
李守信和方朝阳看得啧啧称:“原来狗也会吃醋啊。”
几天后,柿饼晒好了。
江宁给方朝阳李守信和老吴江潮他们各分了一篮子。
老吴也来过几趟,看江宁把果林弄得像模像样,也挺满意。江宁继续练习嫁接,还让王威去山上寻找合适的酸枣树。
老吴说:“经过这一个冬天的练习,明年春天正式嫁接果树,你应该很熟练了,成功率很高。”
江宁也觉得自己能行。
江宁又收到了姑姑的来信,并给他寄来了几本农林学方面的书,江宁如获珍宝,每天抽空看两小时。
他十分感谢姑姑,立即着手回信,信写得很长,写他的日常生活和近况,写他的房子和狗子。写完信,他又收拾了两大包东西,像是木耳菌菇菜干柿饼大枣酸枣小米,能寄的都装进去。甚至还寄了一木盒自己熬的黑糖。
他知道姑姑和姑父现在处境不好,表哥表姐一个去了甘省一个去了省,生活得也挺苦。但他在信里也不能多说多问,他猜得没错的话,他的信件是要被检查的。写别的不行,但写些日常锁事,应该没问题。
江宁为了保险,又在信头信尾加了两句口号,还添了一些诸如“现在农村形势一片大好,我做为插队知青过得很幸福,老乡们都很善良,有一个人总帮人干活。”
写完信,他托进城办事的人给寄过去。
江宁刚寄完信不久,又收到一封意外的来信。这封信就是小林写的,江爸老对头林晨的儿子,上次江宁借他搞了一回事。林里给他寄了毛巾,回了信,还把小林的地址给了江宁,说他们年轻人多多联系。
江宁也没放在心上,没想到小林先给他写信了。
江宁没有完整保留原主的记忆,只有些片段,以他那点稀薄的记忆,好像他和小林之间也不是太亲密。大人的关系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孩子,而且两人又是对照关系,总是被拿来比较,关系就更微妙。
江宁就觉得比较这事很无聊,你过你的,我过我的,比较来比较去又有什么意思?偏偏很多人乐此不疲。他前世的父母是这样,现在的父母又是这样。
江宁想了想,决定以实际行动改变一下这种不良情况。大家以后和平相处不好吗?为什么非要比来比去。
他铺开信纸,给小林回了一封信,先夸了他一通,夸他大气聪明重感情,隔着这么远,还想着自己这个邻居,他十分感动。然后再把他爸老林夸了一通,说林叔大方重情重义,还给自己寄毛巾,那些毛巾在乡下可是稀罕物,被乡亲们哄抢,他的人际关系都变好了。又问了一下小林的近况好不好,他主观猜测,以小林的能力肯定过得很好,毕竟他开朗活泼会来事,去的地方又是物产丰富之地,祖国的粮仓,共和国长子。不像他这里,提起来无人知晓,又穷又偏。他干活不行,为人处事一般,能活着,都是靠乡亲们的善意。
江宁写信写上了瘾,寄一封是寄,两封也是寄。他干脆又给江家人寄了两封信。信不长,主题明确:要钱要物。
爸妈,大雁要往南飞了,冬天要来了。我的棉衣不够,棉被也不厚。黑省的小林给我写了封信,说他家给他寄了秋衣棉衣棉裤皮鞋,同样是爸妈,同样的职位,人家林叔林婶咋就不一样呢?你看看人家的爸妈。
他两个哥哥也没放过,江宁思路相同,只是换换词语而已。并且,还在信中补充一句:我这人视力不好,上次就写错了爸的名字,说不定哪天给你们回信,也会写错名字。你们都注意点,看看厂里谁跟你们的名字相近。
信寄出半个多月,江宁收到了来自家里的棉衣毛裤和一床毛毯。
两个哥哥一人给他寄了十块钱,这是封口费吗?
江宁收到东西不禁感慨:铁公鸡拔毛,真不容易。
自江家人来信后,江宁又收到姑姑的回信。信中说,他们把他的信读了几遍,读完觉得生活都多了一丝希望。没想到他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还能这样认真生活。姑父也受到了鼓舞,精神状态都好了不少,以后不要寄东西,这样的信多写些。
江宁看到回信也笑了,没想到他的信还有治愈功能。
以后有空多写几封吧。
时序进入冬天,初冬的第一场雪来了。
雪下得很慷慨,半天过去,满山皆白。不像后来,老天爷小气得跟老板似的,预报好几天,才勉强挤出几片雪花,落到地上被人踩踏得不成样子。想赏雪都无处可赏。
赏雪最好是明天清晨,千山晨雪,天地皆白。红日东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晚上,江宁听着雪落的声音早早睡觉,次日一大早江宁就起了,裹得跟熊猫似的,圆滚滚的。
对面的青山一夜之间白了头,晨风凌冽清鲜。他们的房子也戴上了白帽子。
江宁看了一会儿雪,便开始在门口堆雪人。平和没见过雪,在雪地里跑来跑去。
逍遥一副见惯了世面的样子,卧在门口看他们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