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山飞快地接道:“扣钱就算了,几块旧砖头没法算。这样吧,我们大队准备开个幼儿园,小江手艺好,你给娃们做点小玩具啥的。我看孩子们挺喜欢。”
刘书记惊讶道:“老陈,你们大队要开幼儿园?”
陈大山点头:“是这么打算的。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从小就得好好培养,就跟庄稼似的,从小锄地施肥,长大才能茁壮。办了幼儿园,也能解放妇女劳动力,对大队也好。”
这番话完全是照搬江宁的。
刘书记难得拿正眼看陈大山,称赞道:“老陈,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的进步很大。”
陈大山忙说道:“我是这么想的,不过这话是小江跟我说的,我越想越对,就拿来用了。”
说完,他还笑着看了江宁一眼。
刘书记哑然失笑,他说呢。但同时,他也不得不承认,这陈大山确实是个实诚人。换了别人,不会这么实话实说。
这种人干不了大事,说不了好话,但干点实事还是可以的。
他对陈大山的成见少了一些。
被幼儿园的事一打岔,刘书记的情绪也平稳许多。事情暂时就这么解决了。
陈大山和江宁起身告辞。
刘书记临走时,意味深长地对江宁说道:“小江,上次绿肥水的事你贡献很大,上次开会,别的公社干部还提过你。我听说你还会修拖拉机,你是个好样的,以后好好干。另外也要注意一下细节问题,不要因小失大。”
江宁点头表示受教:“谢谢书记提点,我以后会更加注意。”
三人离开了办公室,小卫很快就跟了上来,好声安慰江宁:“小江同志,你也别太担心。举报这事很常见,这年头,有几个没被举报过?”
江宁真诚地道谢:“谢谢你,卫干事,你这么一说,我心里就稳了,第一次被举报,心里慌得很。”
小卫安抚地笑了笑,两人挥手告别。
三人回村后,陈大山便让陈壮通知大伙开会。
陈大山拿着个铁喇叭,向大家伙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是这样的,有人向公社匿名举报咱们的小江,损公肥私,理由是用公家的砖头盖自己的房子。”
大家嗡地一声议论开来。
“这哪个缺德冒烟的玩意儿举报的?”
“对啊,就那几块破砖头,就这还公家财产?”
“我猜是王家人干的。”
“我也这么想。”
陈大山在台上扯着嗓门嚷道:“人家小江早写了申请书,等将来他回城,这房子还交给大队。你们一个个地,就算要举报也该打听清楚再来,别张嘴就来,跟个二傻子似的。对了,为了堵某些人的臭嘴,我让小江给咱们村的娃娃们做点玩具,咱们要开幼儿园,省得娃们到处跑。”
大家被后一个消息震住了,议论声更响了。陈大山也不管他们,反正事情他说完了。
他不像王明成,开个会硬拽文词,不说正事,一个屁大的事扯半天。他有事说事,没事散会。
大家对于要办幼儿园的事很热心,便围着陈大山问东问西,比如几岁的孩子能上?收不收钱?谁来当老师等等。
陈大山听得头大,只好说道:“别急别急,这事还还得再商量。”
散会后,陈大山便来跟江宁商量怎么办幼儿园的事。
“你说收不收钱?要是收,我估计大家都不干,要不收吧,又有人不满,有的人家有孩子,有的没有。再说,这老师和保育员的工资谁开?”
江宁想了想,说道:“我觉得应该收点粮食,少收些,标准你定吧,我毕竟对村里情况不了解。最好定一个大家能接受的标准,这些粮食一是给孩子加餐,二是给老师和保育员当补贴。”
陈大山觉得也只能这样了。
江宁被举报的事不了了之。王家人得知结果后,满怀愤懑但又无可奈何。他们哪里想到江宁还留有后手?
村里人知道这事后,都夸江宁有先见之明,这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
江宁回来后开始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做玩具,他先做了一个翘翘板,做好安装好,之后又做了几个木制小城堡、积木、还有木制挖掘机、藤编摇篮。这些东西一拿出去,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幼儿园还没开办,每天都挤满了孩子。怕孩子争抢玩具打架,江宁还任命了陈大山的孙子当班长。
江宁倍受孩子们的喜欢,他到哪里都有孩子跑过来打招呼:“江叔叔,江哥哥。”
江宁做完这些,别的就不管了。
农村的水很深,村民们看着淳朴,实则精明,很多事不适合他一个外来户来管。对于陈大山,他只提方向和方法论,具体事情由他去做。人家毕竟当过十年队长,又是村中土著,对于人情世故、村民利益分割的把握上,非江宁能比。陈大山的缺陷是眼光不长远和文化水平低,这一点刚好江宁补齐了。
到目前为止,两人的配合十分默契。
老木匠把门窗做好了,李守信过来帮江宁装好,窗户上还差两块玻璃,李守信量了尺寸,说有机会给他弄来。
江宁感激地说道:“幸亏有你们帮忙,这房子才盖起来。”
李守信笑道:“咱们谁跟谁啊,没准以后来蹭住。”
江宁指指两间厢房:“给你们留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