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悦望着司马绍,一点点松开了抓着他衣襟的手,脸绷得极紧。
司马绍神色依旧漠然,&1dquo;说吧,你到底找她做什么?”
王悦平复了一下心境,&1dquo;她父亲的事,我查出点东西,我问过了她父亲的几个旧部,当年之事,怕是另有隐情。”
司马绍的脸上终于有了些情绪波动。
从别院中走出来后,王悦站在门口良久,他慢慢地攥紧了手,而后转身朝着王家走回去。
三日后。
王家书房,王导看着坐在对面的王悦,&1dquo;证词都送到刘隗那儿了?”
王悦点了下头,&1dquo;送去了。”
&1dquo;事情办得不错,第一次便能办成这样,确实不错了。”王导执在宣纸上写了一个字,&1dquo;接下来的事便是等了。”
王悦望着王导,过了许久才缓缓道:&1dquo;父亲,我依旧有些不明白。”
&1dquo;有何不明白?”
&1dquo;伪造人证,编弄口供,散播谣言,就只为了让刘隗去给淳于伯伸冤?”王悦看着王导,&1dquo;这样能成什么事?”
&1dquo;我问你件事,当初是谁杀了淳于伯?”
&1dquo;你。”王悦猛地摇头,&1dquo;不对!你只是调查此事,下令的是皇帝,是皇帝杀了他。”
&1dquo;若是淳于伯当真有冤,我当然有过错,但谁要背上滥杀的罪名?”
王悦一下子顿住了。
&1dquo;替淳于伯翻案,便是逼着陛下承认自己滥杀忠良。”王导抬眸看了眼王悦,随意道:&1dquo;刘隗不了解皇帝,皇帝多疑,又好面子,内忧外患之际,刘隗此时为淳于伯申冤,落在皇帝眼中,他这是拥兵自重趁机威胁自己,大局未定,他尚敢如此,今后不知要多少猖狂。”
所有的迷雾仿佛被轻轻吹开,王悦的眼前忽然清明起来,他一下子抓住了脉络。
&1dquo;有句古话叫知己知彼,偌大个朝堂,你需要摸透许多人的心思,而最重要的是,”王导望着王悦缓缓道:&1dquo;你得知道自己在侍奉个什么样的主子。”
王悦有如瞬间醍醐灌顶,他颇为惊叹地看着王导。
王导看着王悦这副样子,笑了笑,他问道:&1dquo;对了,听说前两日你在街上撞见了谯王世子,他对你动手了?”
&1dquo;没出事,不过是孩子打打闹闹。”
王导闻声笑了下,&1dquo;他今日去告了皇帝,说你命人在大街上打他,他揭开袖子,半条胳膊血肉模糊。”
王悦的脸色一下子变了,&1dquo;什么?”
&1dquo;出倒是没出什么大事,你运气好,皇帝今日顾不上收拾你,不过这段日子你便不要出门了,好好在家反省。”他看了眼王悦,&1dquo;皇帝的意思。”
王悦觉得司马家真是个个都是厉害角色啊!
司马无忌才十三岁吧?这颠倒黑白的本事真是厉害!厉害!皇族真是人才辈出!王悦气极反笑,&1dquo;这种鬼话皇帝也信?”
&1dquo;是你自己不当心,落人话柄,早告诉你了,把狂妄收拾收拾,无论何时,不要看轻别人。”王导对着王悦道:&1dquo;行了,下去吧,刘隗一事你已安排得差不多了,这几日观望便好。”
王悦点点头,临走前忽然又问了一句,&1dquo;这事不会有人起疑吧?”
王导一脸随意,&1dquo;淳于伯的案子是我经手的,皇帝下令的,若是真的翻案,我与皇帝是一条道上的人,皇帝非但不会起疑,还会更加信我。”
王悦头一次这么佩服王导,由衷的佩服。读书人确实够阴啊。
&1dquo;下去吧。”
&1dquo;是。”
待到王悦退下后,王导执的手顿住了,不知过了多久,他极轻地叹了口气。
王悦回到自己的院中,他爬上了屋顶,一直坐到了深夜,接连下了几日的绵绵细雨,天有些阴。王悦在屋顶坐了大半夜,心里有些感慨。
他在想一个人,刘隗。
刘隗早年间出身贫寒,一路摸爬滚打上来饱受白眼,他得势之后,处处针对王家人,确切些说,但凡当年得罪过他的人,他都看不顺眼,抓着机会便往死里整,刘隗执掌刑狱时,被他整过的人不计其数,连七八十岁的大臣也不放过。他在建康朝堂可谓是恶名昭彰,听人说,他有一本册子,叫生死簿,上面记录着所有得罪过他的人的名字,按厌恶程度分为三六九等,他每报复一人,便划去一个名字。
心胸狭隘至此,令人叹为观止。
王悦不喜欢刘隗,早些年读书时,也不知是哪位异想天开的仁兄把刘隗安排入了太学,他在太学就已经见识到了刘隗拉帮结派打压异己的手段,这位刘夫子绝对是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背后捅人刀子的事干得那叫一个顺手。能从一介寒生爬到今日的位置,不可能没点手段,刘阎王这称号他实至名归。
王悦曾经想过王导算计刘隗会用什么法子,利用刘隗的自负?还是他的狭隘?但他唯独没想到,王导会利用刘隗为数不多的良善。
刘隗虽然心狠手辣又狭隘自负,可听说故人蒙冤,故人之女沦落至此,在此多事之秋,他仍然挺身而出,只为故人讨一个公道。尽管里头可能有想要往王导头上泼脏水的私心,但无论如何,他还是做了。
王悦心情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