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夫坐在躺椅上望着那两个离去的背影,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很轻地摇头笑了笑。
根据老大夫之前的指引,钟清与云玦沿着溪流往外走,很快就走出了小镇,翻过两座山,乘船顺流而下,钟清回头望去,来时的路仿佛是消失了一样,再也寻不见那山雾朦胧的小镇。
钟清抬手靠在了船篷上,若有所思道:&1dquo;这以后如果能在这种地方隐居,倒是也挺舒服的,不用关心外面这些纷纷扰扰。”
云玦毫不留情地拆穿了他,&1dquo;你是看上了人家姑娘吧?”
钟清看向云玦,他道:&1dquo;温柔善良的姑娘谁不喜欢?”走在路上见到赏心悦目的花大家都要多看两眼,美好的事物天生就惹人喜欢。
云玦一点也不相信钟清的鬼话,这人分明就是色迷心窍,见一个爱一个。
钟清望着那远山津渡,低声道:&1dquo;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云玦闻声回过头看向钟清,眼神有些奇怪,钟清道:&1dquo;你还年轻,等你到了我这把年纪,你就知道孤苦伶仃的苦了。”
云玦:&1dquo;你们道门不是有规矩,修行之人断情绝欲?”
钟清被逗得笑出了声,他道:&1dquo;假的,道门规矩管天管地,还管得着男男女女谈恋爱?老天爷都管不着的事情。”
云玦看着不着调的钟清,没有再说话。忽然他想起了一件事,从袖中拿出一份卷好的画,递给了钟清。
钟清看了眼,&1dquo;这是什么?”
云玦:&1dquo;那位大夫说他在天衡宗有一位朋友,托我将这幅画转交给他。我与天衡宗弟子不熟,还是交给你吧。”
钟清道:&1dquo;行!他那个朋友叫什么名字?”
&1dquo;6玄真。”
钟清刚刚接过了画,手忽然一顿,他抬头看云玦,眼中难掩意外,&1dquo;谁?”
云玦重复了一遍,&1dquo;6玄真。”
钟清道:&1dquo;别开玩笑了!”
云玦道:&1dquo;我没开玩笑,他说那位朋友就叫6玄真。”
钟清道:&1dquo;别闹啊!你知道6玄真是谁吗?”在云玦一脸&1dquo;我不知道”的表情下,钟清科普道,&1dquo;玄真道人是天衡宗的开山祖师,他在没有修道前的姓氏就是6,所以很多书上也有称他叫6玄真的,我们山上挂着的画像上画得就是他,人家死了都快三千多年了,上哪儿交给他啊?”
云玦闻声皱了下眉,&1dquo;他死了?”
钟清道:&1dquo;早死了!前两年天衡祭祀我还去天方山拜过他的坟,真要是他的话,那这画只能烧给他了。”他说着话整理着手中的画卷,一个没留神画卷忽然抖开了,钟清低头看去,眼神一变。
薄薄的绢纸上,桃花流水丹鹤齐飞,远山的栈道上一个背着药篓的药师正在与一个道士模样的人闲聊,再往山外看,白茫茫的雾气遮去了大半天地,群鹤南飞,无影无踪,无迹可寻。
钟清错愕是因为他曾经见过一副差不多的画像,就悬挂在天衡宗青崖山大殿中,妙妙真人告诉他,那是天衡先祖流传于世的唯一真迹,价值连城,因为绢纸不能久存,每隔十几年天衡宗弟子便要精心修复一次,可敌不过岁月风霜,最终那副画还是黄变脆,墨迹也变得模糊不已。
钟清看着眼前这副与那张青崖山大殿中挂的一模一样的、墨迹清晰、颜色鲜艳、几乎全的绢画,匪夷所思道:&1dquo;这怎么可能?”
钟清脑子里忽然回想起第一次见面时老大夫爽朗地笑道:&1dquo;叫我程大夫就好。”、&1dquo;你这病得不轻啊!”&1dquo;我许多年没见过道门众人了。”、&1dquo;我年轻时在道门待过一段时日,交过一个天衡宗的朋友,一别多年不见了。”
姓程的老药师,与天衡宗玄真道人相识,家里堂前写的八个大字是&1dquo;悬壶济世,妙手回春”,终身隐居在世外小镇中,不问方外之事。
钟清的眼神变了,许久才低声道:&1dquo;姓程,那个人他不会是,程景颐吧?”
当今药师一脉的开山祖师,与炼丹术的两大开山鼻祖方洪、朴玄,并列为晋中三绝,三千多年前凭借着一本《方经要术》震世的人物啊,他要是活到今天,这得有三千五百多岁了啊!
钟清立刻直起腰对着云玦道:&1dquo;走!调头我们回去!”
云玦对道门的事情不熟,问道:&1dquo;程景颐是谁?”
钟清道:&1dquo;这么说吧,一般的药师要是医术高,我们都会喊他一声神医,但是程景颐这种人我们一般喊他,药圣。”
大概是钟清这人实在不像是着调的人,被拽起来的云玦狐疑道:&1dquo;你不会是还在惦记那个小姑娘吧?”
钟清道:&1dquo;如果她真的是程景颐的孙女,我见面可能还要喊她一声祖奶奶。”
云玦跟着钟清往回走,可无论钟清在那一带如何找寻,却再也找不到进入那小镇的路了。山中的景色大同小异,树、山、水、鸟,一切都给人以一种微妙的感觉,仿佛那个小镇与他们在同一个世界却不在同一个时空一样。
钟清在天衡宗这些年闲来无事就听妙妙讲述过去的名人轶事。程景颐,三千多年前的晋中药师,师承不祥,据说与炼丹术的两位祖师是师兄弟,但也只是传闻而已。道门一直是炼丹术师的地盘,他的名声不如另外两位师兄弟大,但是在民间他却是声名远扬。他生平留下过数百本书,其中最著名的叫做《方经要术》,目前已经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