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峤想着又打量李稚两眼,一旁的案上搁着还没有吃的午饭——两个干馒头。桌下堆着一大摞书,其中有本补了一半的书摊开了,他扫了两眼,心道:&1dquo;字不错。”他忽然想起有时他过来查个夜,这孩子坐在书库外埋头读书,那副沉心静气的样子,隐隐有几分疾风劲草的意味。
李稚录完东西回过头,忽然他的视线停住,他刚搁在案上的两个馒头不见了!原地摆着一只半旧的八角饭盒,他打开看了眼,里面叠着两大张胡饼,上面撒着肉沫和芝麻,底下还有一碟香油酱菜。
李稚下意识看了眼屋外,并没有见着人。
入夏后,李稚被调到红瓶巷的国子学府库当差。红瓶巷不远处便是清凉台,高门士族云集,附近还有尚书台、中书省,大门口来来往往都是朱衣权贵,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年头的小吏能谋个红瓶巷的差事真是做梦也能笑醒,哪怕只是在那些大人物面前混个脸熟也是赚极了。
照理说,这么好的差事本来轮不到李稚,这不是正好朝廷要修《金陵实录》,国子学这阵子人手不够,从底下抽调了一部分书吏过去帮忙,金匮府库正好就隶属于国子学。
丁峤这阵子对李稚的印象不错,这人性情温驯,手脚勤快,办事利落,最重要的是从不犯错,他收到消息一琢磨,索性把他给推了过去。
李稚就这样来到红瓶巷,他倒是没觉得生活有什么变化,每日依旧照常看书、点书、抄书以及帮忙打打杂。国子学的学丞华恩偶然间看见李稚写的字标,觉得这小吏的字很不错,不时把他喊进内堂帮忙誊抄些不怎么重要的文书、单子,日子久了,感觉用得顺手,索性也就把他留在了里面。
长夜忽然下起瓢泼大雨,清凉台今夜举办夜宴,灯火通明丝竹不歇。
李稚奉命送一封书信给礼部给事中谭悦,他这样的身份自然进不去大宅,将信交给门房后,他正要从侧门无声地离开,却忽然听见朱漆大门哗一下被拉开了,几个身穿绫罗的高官急匆匆地走出来,侍从忙跟上来为他们撑伞,他们却大步疾走下台阶,抬手对着来人行礼。
远处一架马车缓缓驰来,周围人全都跪下了,李稚反应过来也立刻低身行礼。
雨中传来窸窣声响,墨绿的帘子被揭开,一个人下了车。李稚感觉到周围一下子安静下来,大雨中隐约听见几句&1dquo;谢中书”、&1dquo;谢大公子”的寒暄话,李稚心道是谁有这么大的排面,这是清凉台所有的朱衣公卿全都出来迎接了?听上去还没几个人敢说话?
借着夜色和雨幕的遮掩,他悄悄抬起头看了一眼。
就这么一眼,忽然间他整个人都愣了。
晶莹的雨丝斜射在巷子中,檐下绿璃灯慢慢流转,年轻的世家公子穿着身金青色的竖领袍步上台阶,一半的脸隐在黑暗中,另一半脸微微映射着夜的光华,萧萧肃肃,看不清眉目。忽然他不经意地朝着李稚跪着的方向望了一眼,李稚的表情难掩震惊错愕,对方似乎认出了他,视线在他身上短暂停留了下,回过身与同僚继续往里走了。
跪在地上的李稚整个人都愣了,那不是&he11ip;&he11ip;他在宁州府道观中遇到的那个人?
等诸位公卿全都进入府中,李稚才终于找到机会问清凉台的门人,他差点都没找到自己的声音,&1dquo;刚刚&he11ip;&he11ip;刚刚那位大人是谁啊?”
&1dquo;那是谢中书,谢家大公子。”奉灯的门僮也被刚刚一幕所震惊,喃喃道:&1dquo;他鲜少来参加夜宴的。”
&1dquo;谢中书?”李稚忽然反应过来,&1dquo;他是建章谢氏的人?”
&1dquo;不然盛京还能有哪个谢氏?”
建章谢氏,谢家大公子,六百年簪缨世家,泼天富贵顶级门阀,一瞬间所有念头全都哗的涌入脑海,他怔怔地看向那扇大门,大雨倾盆,仿佛一切声音都消失了,他脑海中只有那夜道观中男人对他说的那句话,&1dquo;谢道吟,建章人氏。”
&1dquo;谢中书,他是&he11ip;&he11ip;谢珩?”珠子一颗颗迅地串起来,李稚这些日子做的功课瞬间涌到眼前。
谢珩,字道吟,十二岁写下《望树台赋》被誉为&1dquo;孤篇冠京梁”,十六岁出镇豫州,兼领江州牧,被时人认为有宣武遗风,当时东南第一的识鉴名家6眺见而惊之,只留下了八个字的评语,&1dquo;吾见其人,情何以堪?”
其父亲是被誉为&1dquo;颓唐如玉山之将倾”的江左风流名相谢照,其祖父是北州一代大儒谢晁,湖心亭夜宴中,谢晁曾酒后对着众家人道:&1dquo;我乃生照,照那得生珩?”认为其将来必将荣耀谢氏门楣。谢照即谢行检退隐东山之后,谢珩接掌谢家,这位被称为&1dquo;兰亭玉树,高门珠冠”的谢家家主,今年也不过二十多岁。
倘若这世上真有神仙,那这样的人大约就是神仙转世吧。
没有缘由的,李稚忽然记起那漆黑的一双眼睛,恍惚间他又闻到了雨后道观中白桂花的寒冷香气,世外神仙的身影消失在寒山中。
这是梦吧?
李稚鬼使神差地并没有离开,他想要看看那个人会不会从这扇大门中再次走出来,他才好确定这是不是一个梦,或是某种脑子坏了才会有的不着边际的幻觉。
他忽然无比迫切地想知道这一切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