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两人沉默着等了约莫一刻钟,听到有脚步声由远及近往他们这个方向而来,书哥儿想是也听到了脚步声,他下意识的握了握秦怡然的手,并轻轻转身,面朝向里,把自己的脸和秦怡然都遮挡住了,这样就算有人从甬道前过,想是也不会多看一眼,顶多以为是哪家的小孩在这边玩。
听着脚步声已经快到了甬道前,秦怡然还是没有忍住好奇心,她从书哥儿的肩膀处,偷偷地瞧了一眼甬道口,正巧一道青色的身影经过,秦怡然凭着衣服的颜色认出那就是刚刚背对着他们的妇人,从这边看过去,正好看到她的侧脸,约莫四十岁上下的年纪,侧面看去能看到她比较白皙的脸庞和挺直的鼻梁,挽在后脑的髻上还插着一支一点油的银簪,看得出这是一个样貌不俗而且家境还比较富足的妇人。
待到那妇人的脚步声走远,书哥儿这才转过身,拉着秦怡然回到土路上,秦怡然见书哥儿只顾着低头快步往前走,她悄悄回过头,看到那片青色的衣角拐过前面的一片院墙就再也看不到了。
这时候书哥儿带着他已经走过刚刚两个妇人站立的地方,刚还开着的院门已经紧闭,隐约听到里面妇人呵斥小孩的声音,随着孩童的哭声,两人已走出老远,眼看南坡在望,书哥儿的情绪也平静下来,他这时想起秦怡然的伤还没有好,脚步渐渐慢下来,转头看了看秦怡然,见她还紧紧地跟着自己的脚步,原本蜡黄的脸色许是出门晒了太阳的缘故也好似红润了些。
他微微放下心,开始指着路边的几户人家告诉秦怡然,两人就边走边说,很快就爬上南坡,站在南坡上,村里的家家户户基本都能纳入眼底,清水河穿村而过,流向下一个村落,他们刚刚走过的那条土路也只是那纵横交错中的其中一条,现在站在南坡上,可以看到这个村子的全貌,大约住了有百来户人家,应该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庄。
在这些大大小小院落间,有七八家比较大的齐整的青砖大院,应该是村里的几家富户。这时一阵微风吹来,刚刚走得微有些汗意的身体被风一吹,格外舒服。
书哥儿放开秦怡然的手,站在南坡上,指着明显看起来要齐整的几个院子“北面最大的那个青砖院子是里正家的,里正姓张,是张氏族中排行第二的人,他家就他和里正奶奶带着大孙子裕哥儿住在这里,三个儿子都带着家里人住在镇上。”
他顿了顿,指着离里正家不远的另外一个院子道:“这院子张氏族长家的,他家也是张氏一族里最富足的一支,不过他家除了看门的一个老苍头,正常没什么人住。族长和他老伴和其余的子孙都在县城,也就逢年过节祭祖的时候才回来。“说到这里,书哥儿顿了顿才又继续道:”再往南几个较好的院子分别是张秀才家、张铁匠家,最南边靠官道的是张屠夫家,他家除了小儿子跟着爷奶住在乡下,除了张屠夫时常下乡来看看或是收些猪以外,其他的人也大都在县城和镇上置办了房舍,平时并不大回来。”
秦怡然点点头,大致的了解了这个村里上层人家,她指着村中靠着清水河的一户人家问:“那家住的是谁呀?她们的院子看起来好大。”刚刚书哥儿几乎把村里富户的大院子都介绍过了,独独漏下这所大宅院。
书哥儿等了片刻才道:“那是咱爷家,也是我们赵家的老宅,老宅占了三个宅基地,所以前后院都盖上房子后显得很是齐整,是村里除了里正和族长家,占地最大的院子。”
说完后,书哥儿就没再继续说下去,他微微抿着嘴,稚嫩的脸上有着不符合他这个年龄的深沉。秦怡然也没再继续打听,看来自家和老宅这里面还有不少故事,反正来日方长,总有一天她会弄明白的。
书哥儿看着出来已经好一会儿,李氏应该把药熬好了,随即招呼秦怡然往家去了,到家后,李氏自是一番关心不提,叮嘱秦怡然喝过药后,就催促她继续上炕歇着去。
如此秦怡然再在家里修养了几天,把周郎中开的几副药吃完后。再次去了周郎中家一趟,在周郎中表示不要再吃药,伤口也愈合的很好,而且头颅内的瘀血也有了开始消散的迹象,一家人才放下心来。李氏也不再要求她一直躺在床上了。
就在这几天里,秦怡然已经通过旁敲侧击大致的了解了当下的生活背景,现在是大明朝第二任皇帝,也是永乐二十八年。当时听到这个时间的时候她还吃了一惊,就算她这个专业不是学历史的人,多少也有点常识,历史上的明成祖朱棣分明是抢的自家侄子的位置,怎么也算是第三代皇帝了,怎么会是第二任?
第二十一章穿越前辈
经过她软磨硬泡,赵振兴就当是女儿在家闷得无聊,便把自己知道的一些都告诉她。
原来从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起,就好像有点偏离了历史的轨道,这里的朱元璋还是那个半路出家的和尚,但是据说他是参禅时顿悟,得到上苍的指引,是天上玉帝派来拯救众生的天神云云。
而且自他开始起兵时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好似战神下凡,很多战事都能提前料敌先知,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还经常不费一兵一卒就破了对方的计策,这就更加加重了之前他是天神的传闻。
而且但凡是被他招入到麾下的人对他都是非常臣服,以至于历史上那个应该四十多岁才登上帝位的的人,在这里却是三十五岁时就成立的大明朝,并定都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