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quo;不用了,多谢老板。”姜云珠的话还没说完,聂鑫留下这句,就赶着马车消失得无影无踪。
真是来也一阵风,去也一阵风,姜云珠握着手里的银子唏嘘。
随后她去问了杨晟,他那些香肠打算怎么办。
杨晟说等他走得时候带着就好。
姜云珠听出他话里的意思,他最近可能要离开。
回到自己屋里,她刚坐了一会儿,姜城从外面回来了。他给姜云珠一个钱袋。
里面是他赚的那三两银子,上次他要给李镖头,后来生那种事,李镖头是不会要这钱了,他决定把这钱给姜云珠。
&1dquo;爹,你自己赚的,自己拿着就行。”姜云珠不要。
&1dquo;你不是想去县城做生意。况且,那骡子跟车本来也是你花钱&he11ip;&he11ip;”姜城说。
&1dquo;爹&he11ip;&he11ip;”
&1dquo;好,不说这个,不过这个钱,还是要给你的。等下次赚了钱,我再留着。”姜城铁了心道。
姜云珠,好吧,那她就先收着。
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先赚了三两,这又有三两,加起来就有六两了。姜云珠想起她要去县城做生意这件事,本来只是想,却没本钱,现在,倒是可以仔细筹谋了。
最好在明年开年的时候就把生意做起来,这样姜霖他们上学也方便。
县城她想租的铺子至少要二十多两一年,还要准备姜霖、姜武的束脩,她现在有六两加原有的存银五两,就是十一两,外卖生意到过年以前,还能赚十五两,就是二十六两。
还缺大概十四两。
哪里能赚到这钱呢?姜云珠想着想着,忽然有了主意,夏朝百姓过完年从初五到十五都有逛庙会的习惯,尤其十五那天元宵节,几乎都会去逛。
这可不正是摆摊赚钱的好时机。
卖什么,都不用想,饥肠辘辘的时候,谁能抵挡烤串的香味!
然后就剩最后一个问题,是去县里卖,还是去潞州卖。
县城离得近,好操作,但人流量跟百姓的富裕程度都比不上潞州。去潞州,就是路远,麻烦。
若换成别人,肯定不会想到去潞州的,毕竟,人生地不熟的。
可姜云珠熟啊,她梦里在潞州生活了七年,对潞州甚至比对县城还熟。
去县城,安稳,但不一定能赚够那么多银子,去潞州,是个挑战,但高风险高回报。
姜云珠皱眉沉思。
&1dquo;想什么呢,想的这么出神。”陈氏忽然进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