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贩数着钱,嘴合都合不拢。
一堆的箬叶包裹摆在面前,我看看魏郯和从人,心想魏郯应该会让小贩把筐也卖给他。
可魏郯全然不是这么想,他转向旁边那群一直眼巴巴围观的小童,招招手:&1dquo;都过来,每人拿一包麻团。”
小童们听得这话,眼睛都亮亮的,又兴奋又迟疑。
魏郯拿起一包麻团,递给近处一个孩子。其他人立刻纷纷围上前来,魏郯给他们一人一包。
&1dquo;公台是个善人,将来必福寿满堂。”小贩笑呵呵地说。
魏郯亦笑:&1dquo;善人福寿都说不上,不高不低就知足了。”说罢,他让从人带上剩下的几包麻团,继续往前走去。
我回头看看那些仍然兴高采烈的孩童,问魏郯:&1dquo;夫君出门也带这么多钱?”
&1dquo;嗯?”魏郯看看我,&1dquo;不是说&1squo;身无百钱,不走长安’么?”
我愣了一下,觉得这话听起来很是耳熟。
&1dquo;七钱一斤麻团,”魏郯道,&1dquo;我记得从前四钱一斤。”
&1dquo;妾也觉得贵。”我瞅着他,&1dquo;可挡不住夫君出手快。”
&1dquo;又不缺那点钱。”魏郯笑笑,&1dquo;这般寒天,出来贩货也不易。”
倒真成善人了。
&1dquo;他可不亏。”我决心要跟他算账,说,&1dquo;雍都面粉每石一百二十钱,麻油每斤十钱。朝廷行均输之政,长安的价钱也不会贵多少,加上油和胡麻,一斤麻团最多耗费三钱。妾方才说六钱,已经让了他许多。”
&1dquo;哦?”魏郯道,&1dquo;夫人很熟粮价?”
我谦逊地微笑:&1dquo;既为冢妇,柴米之事自当熟悉。”
&1dquo;算账亦熟稔。”
&1dquo;妾从前在母家,常随母亲查看府中账目。”
魏郯目光深深:&1dquo;还会说价。”
这有点噎到我,不过我很快找到理由:&1dquo;妾既然知道他成本,自然要说。”
魏郯看着我,神色也看不出是贬是赞,少顷,莞尔,语重心长:&1dquo;如此,有夫人持家,为夫甚慰。”
我觉得这话顺耳,弯唇笑纳:&1dquo;多谢夫君。”
继续再往前走十余步,是一个路口。
魏郯停下来看了看,问我:&1dquo;饿么?”
我点头:&1dquo;有点饿。”从出门到现在,已经过有两个时辰,正午早过了。
&1dquo;夫人去过南市么?”
&1dquo;去过。”我回答,片刻,觉得不妥,补充道,&1dquo;从前曾经路过。”
魏郯对这两个回答的区别似乎毫无感觉,道;&1dquo;那里有一处买豆腐羹的,店主叫姚三娘,夫人可曾吃过?”
我摇头。当年我虽常出来,也知道每个市集都有些出名的小食。不过我不喜欢豆腐羹,所以对他说的一点印象也没有。
魏郯表情遗憾:&1dquo;夫人在长安这么许久,姚三娘的豆腐羹那么出名都不曾吃过。”
我抿唇:&1dquo;妾从前谨遵闺训,南市是何模样都不曾细看。”
魏郯看着我,低笑:&1dquo;如此,今日为夫该带夫人去见识一番。”说罢,他伸手揽住我的肩膀,朝一边道路走去。
&1dquo;有人&he11ip;&he11ip;”我大窘,一边慌忙四顾一边掰他的手。
&1dquo;你我是夫妻,怕甚。”魏郯加重力道,挟着我向前。
当年我住城北,那里的有北市。不过熟人太多,我怕被认出来,于是常年混迹去东、西二市。南市我也去过几回,但是那里不如东西二市热闹,乐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