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关于这个定义,无缺心中几乎有最完美的答案。
那就是王阳明大师在传习录中的注解。
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工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
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舂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
这是王阳明大师一生之智慧。
而他是中国千年来不世出的哲学家,甚至被称之为中国最后一个圣人。
这个答案,可见一般!
无缺写完最后一个字后,长长松了一口气。
这次经义科考卷洋洋洒洒一百多道题,然而所有精华核心,就只有这最后一道题。
而无缺用《传习录》里面的精华,重解释这四个字!
完美!
绝对完美!惊艳!
………………
接下来,无缺从头到尾检查了一边考卷,
确认无误,至少前面九十分,分毫不差。
都是死记硬背的内容,无缺的回答完全就是标准答案。
而最后一道题无缺用的是王阳明大师的答案。
这若不能拿高分,就无人拿高分了。
傅铁衣虽然聪明,但无缺坚决不相信,他的造诣能够过王阳明大师。
至此,无缺的第一科,经义考试结束。
他没有提前交卷,而是将考卷反过来扣在桌面上,静静地思考问题。
此时,全场的考生几乎都在奋疾书,唯独两个人例外。
另外一个人是傅铁衣,他也已经完成答卷了,神情显得智珠在握。
但是他整个人表情兴奋中,带着凝重,还有激动。
因为他也从最后一道题,感知到了某些颠覆。
而且,他和无缺想的是同一个问题。
一个非常高级,不仅关乎接下来学城大考,甚至关乎天空学城未来方向的问题。
全场考生,只有无缺和傅铁衣感受到最后这道题的恐怖之处。
其他考生就算再聪明,在这一点上也只是碌碌之辈。
这考验的不仅仅是否聪明,而是政治视野和思想战略高度。
几个时辰后!
“当当当……”钟声再一次敲响。
“考试结束,所有考生起立,背过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