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脓疱能逐渐干燥,慢慢脱痂而体温下降,那就是熬过去了。但还有重型病,全身脓疱会迅大面积融合,伴随高热出血症,那往往难逃死劫。
面对这样来势汹汹的病症,很久之前大夫们就开始想应对之策。
清朝使用的人痘术其实由来已久,大致能溯源到唐宋。在明朝年间形成了一定规模,而康熙掌权之后下令推广。
这能从医书中得到证实。
明朝嘉靖年《痘疹心法》、明末医案专著《寓意草》、清初《三冈识略》等等都有提及人痘法,并且说明了它们的利弊。
人痘术在几百年的流变中渐渐趋于成熟,从早期浆法到旱苗、水苗法。前些年,俄罗斯人也慕名而来,向清廷请求京城学习人痘术。
换言之,如今朝廷认可接种人痘预防天花,只是推向民间时无法覆盖全面。
原因多种多样,既是担忧人痘的风险性,也因为接种者的财力提出要求。
接种人痘,约等于是进行了一场弱化的天花感染,根据不同接种方法不同而风险有高有低。
且不提百姓能不能有钱种痘,单说从接种到直至出痘就有很多细节问题。
谁去种痘?谁去照顾接种者?如何确保去照顾的人不被传染?是不是能有单独辟出的房间供隔离直至出痘?
如果牛痘能大幅度降低接种风险,也就是从源头上降低了接种会遇到的各种困难。
当然,这些事不是武拂衣几句话能成的。
让所人们相信牛痘的效果,这事别说一个阿哥了,连皇上也会被要求拿出证据。
胤禛再听完简述后,已经倾向于弄出牛痘。
但要搞牛痘试种就要远离四爷府,至少要去京郊。显然,这与最初计划暗中接管现在的部分刑部政务生了冲突。
这是不是故意将他支走呢?
抬眸看到武拂衣面无波澜,并没有表现出让他必须去庄子的态度。
当下也讨厌起自己的疑心甚重。一时半刻却改不了,那是二十多年宫廷生活形成的本能。
本能改不了,但人能够慢慢改变习惯。
胤禛想试着去相信两人真的能合作愉快,认真考虑起要如何一步步推广牛痘。
“找到病牛是推进具体实验的前提,但在此之前还需要一个‘动机’。将来,皇上一定会问四贝勒,为什么会想去做前无古人的实验?虽然圣人论迹不论心,但汗阿玛考验儿子时却是论迹又论心。这个动机,一定要足够完美。”
“我不了解皇上,你有什么建议?”
武拂衣问得诚恳。她很有自知之明,论了解康熙一定不如胤禛,所以才有合则两利。就来听听四阿哥计划。
武拂衣谦逊地端正坐姿,洗耳恭听,就差在脸上明写「打算怎么坑爹?我看好你哟!」
胤禛:这期盼的神色,是不是有哪里不太对?
第十七章
虽然胤禛主动提出为研究牛痘制造一个顺理成章的动机,但否认蓄意坑骗康熙。
利人利己、利国利民的事怎么能叫骗,最多就是有一点点隐瞒而已。
很快,就把借口给编出来了。
“弘昐明年要种痘,四贝勒作为阿玛关心长子种痘的安全,那会是最好的由头。”
胤禛说,“因为那与汗阿玛当年关心阿哥们的情况相似,而你要做的就是让汗阿玛想起那种感觉。”
武拂衣:“具体说说。”
胤禛回忆:“当年,我六岁和三哥七岁,我们被安排到一间屋子内种痘。汗阿玛每天下朝都会来隔着门与我们说话,让我们不要害怕。那个月,他不论多忙,每天都来。”
虽然时间过去很久了,但仍旧清晰记得那时的感受。
记得康熙在门外提起的出痘后让御膳房做好吃的点心,也记得康熙挑选奏折上的杂闻事给他和胤祉听,甚至记得自己与不怎么往来的三哥聊着悄悄话。
那时觉得康熙真的是好阿玛,也觉得不熟悉的三哥多了几分亲切,但人长大后现有的事不得不变。
胤禛微微垂眸,掩去了眼底的怅然。
“将来,当汗阿玛问起研究牛痘的动机,你就与他聊聊当时种痘的事,但要注意不能流于表面。”
他就随手举例,“比如提到了皇阿玛说等我和三哥出痘就给莲子汤喝,现在你对提及时要增加自己的想法。像是多少用量的莲子汤更合适中年人,像是哪种口味适合幼儿。”
武拂衣心领神会,“从莲子汤讲起,对中年人的用量是为皇上的健康考虑,而给幼儿的口味是为弘昐考虑。
这就将四贝勒对父亲的孝心与孩子的慈爱都包括了进去,还能表示爱护孩子的精神是传自皇上。你这招,妙啊!“
胤禛没多少被夸奖的喜悦,这是不断揣摩康熙喜恶的结果。而做儿子的,那般仔细地琢磨父亲,真是好事吗?
曾经也羡慕过太子。
以前太子与其他兄弟不一样,活得够肆意,而父皇对他足够予取予求。
武拂衣打量胤禛,这人记性够好的,就是不知道是记恩多一些还是记仇多一些。
“瞧你的脸色,是不是还有半句没说的?可不能给半吊子的提议,你让我在皇上面前提四阿哥小时候种痘的事,当时你与皇上的相处状态如何?”
或许是因为记得太清楚,胤禛并不喜欢回忆过去。现在为了牛痘计划成功,有的事不得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