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宝钗姑娘,选秀没选上后,一心想当宝二奶奶,她劝过两回,听不进去,也就没办法了。
……
大概因为这一世贾兰没有在家学里虚度光阴,贾兰渐渐大了,中了童生,又中了秀才。
贾宝玉看着自己的大侄子成了与世间同流合污的庸人,颇为痛惜,和前来劝慰的宝钗闹了别扭。
贾政看着自己的孙子成了贾家二房的希望,颇为惊喜,常拉着他和自己的清客一起谈论诗画。
贾兰厌烦这些虚头巴脑的,不想去,想着娘亲与圣人的话,就委婉求告:“孩儿很想陪伴祖父以尽孝道,奈何学识不足,只想刻苦攻读,以赴乡试,给贾家增添荣光。”
贾政听着,觉得有些不是滋味,却挑不出错来,只能挥手允了。
他还想着,等贾兰中了举人,再和他一块品读诗书,吟诗做画。
可没过几个月,忽然就有禁军冲了进来,查抄贾府。那些清客见状不妙,裹了古画珍玩就跑了。
贾政不知道,为什么平日笑脸相迎、相谈甚欢的清客说走就走,一时间心如死灰。
……
贾政的情况却已经还算好了。
荣国府大房更是凄惨。贾赦和贾琏因是男子被不由分说扣下,王熙凤因为掺合了不少人命官司,又放利钱,也额外被关了进去。没几天牢里就传出消息,贾琏把王熙凤休了。
这时人心惶惶,王家势弱,兼王熙凤的确有错,便不敢多说什么。王熙凤凄凄婉婉,也不敢为自己求情,只求王仁照料幼女。
王仁满嘴应承,把巧姐儿接了出去。转天,就联系人牙子,要把巧姐儿卖了,给自己赚赌资。
因着他贪心不足,在价格上多有磨嘴,人牙子不忿,又舍不得巧姐儿的身段,便磨磨蹭蹭的,想低价买了。
如上一世一样,见着不好的侍女连滚带爬的跑去贾府,想找人去救她。
亦如上一世一样,府里的人报与了贾兰。
报消息的人从小伺候贾兰,报了消息后低声劝道:“要我说,这是王家自个儿的事,爷大可不必搀和进去,给自己惹一身骚来,”他脸上有些大仇得报的喜悦感,“再说,她的娘亲掌权时,可没多给爷一些好脸。”
贾兰心下想着。圣人之言自然是要他救,而娘教导他的那规则与力量之类的,与年幼的巧姐儿也无关。
不管老祖宗如何,王夫人如何,凤姐又如何,稚童终归无辜。
“我去一趟吧,”贾兰道,“点十几个仆从,一起去。”
李纨得了消息时,贾兰早已经出了府,浩浩汤汤往王家去了。
王家守门的,见领头的是贾家人,后头带的人又多,门都不敢守,躲开了。
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