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无奈周念夏知道这一切的起源,不过是她有目的的接近,她的真心里掺杂了太多太多其他的东西。
所以哪怕再珍惜,她也只能忍痛舍去。
她注定走在这条只能孤独一人的独木桥上,可以回却注定不能转身。
===================我是再次穿越的分割线====================
这一次,周念夏穿越的是平行世界六十年代的华国,家在上市的周家。
周家一共四口人,周父、周母和周家大哥,以及原主。
作为小女儿的周念夏,虽是女孩,可家中只有两个孩子,家里条件也不错,平时在家中也是颇为受宠的。
可无奈现在时局混乱,即使周家父母有心却也无力保全子女。
这年是1968年,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两年前的66年,上山下乡刚开始盛行,周家哥哥藉着接周母的班,有了工作就不需要再下乡。倒是躲过了那次大规模的上山下乡。
那时原主也不过14岁,才上初二,年纪小故而能侥幸躲过一劫。
只是近两年来,原先只是因为城市粮食、工作岗位不够才起的上山下乡运动,在有心人的推动下愈演愈烈,直至烧至这片国家的每一个大中城市。
周念夏穿来的时候,正是小姑娘刚知道自己需要下乡的时候。
平素在家自觉颇受家人疼爱的原主,哪受得了下乡后的苦难生活,现在正自个躺在床上生闷气,闹着周家父母不要去下乡呢。周念夏就是在这时候穿到这儿来的。
原书中周家父母也只是普通的工人,没有任何办法,也只能干着急。
周母的工作已经给了大儿子,到现在快两年了也还只是个临时工,一家四口人现在都靠着周父的工作养活,若是周父的工作再给了女儿,怕是一家四口都得去喝西北风。那显然不现实。
至于说,前两年怎么没盘算好好,只能说上层的想法底层百姓参不透,周父周母也只是普通百姓,唯一比别人家好的,就是家里两份工资足够养活一家四口人了。周念夏才16岁,也不好安排嫁人。
所以,这次周念夏的下乡是非去不可了。
周念夏也没有原主那样恐慌,原书主要剧情就在她要下乡的云省生的,男女主都在那边,她肯定是要去的。只是有点担心,只是不知云省那边的境况如何。
只是再如何忧虑,还是眼前的周家更需要她上心。
前世,原主不忿大哥能接父母的班,自己只能被迫下乡,故而下乡前对周家父母及周家大哥恶语相向,很是伤了一家人的情分。
到后来原主在乡下生活艰难,还藉着这个名义不断从老周家扒拉钱粮,直到最后把周父周母和周家大哥那点亲情给消耗光了。
=====
现在的周念夏自不会如原主那样蠢笨,在原主下乡的事情上,周父周母确实有点理亏。
不过这个理亏却不是亏待了她,而是为自己到底更看重儿子些感到愧疚,这也正说明了原身父母是真疼爱两个孩子,要真是重男轻女过分的,哪里会有什么愧疚。
所以现在,周念夏下乡在即,自然要哄好周父周母,多争取点福利,威胁、硬逼着父母给总不如父母心甘情愿的给不是。
乡下日子她能想象到是真苦,能多准备点总是好的。
想到这,周念夏应了门外周母的吆喝,打开门来到餐桌上与这世的家人一同吃饭。
周父周母见她想开了,自是高兴,忙一个劲劝她多吃点怕她饿着了,毕竟原主因为赌气可是一天没有出来吃饭了,不过原主也不是真傻,偷偷在房里躲着吃的,一点也没亏着自己。
周念夏这会儿自然是在周父周母面前装乖卖巧,只说之前是一时没有想开才误会了爸妈,这会儿她想开了,只希望父母不要因此怨了她,云云。
周父周母本就觉得委屈了她,哪里有怪她的意思。而且,小闺女现在这小心翼翼、体贴的样子,更让他们觉得心疼了。
小闺女才16岁,就要自己一个人去往异地他乡的农村,这一去还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来呢,他们心疼、担心还还来不及,哪里会怪罪女儿一时的小性子。
周念夏见扭转周父周目印象的目的达到,只在心底偷偷得意,面上却是不露分毫。
待用完饭,周念夏主动去了厨间洗了碗,才回到自己房间,一个人静静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
她现在有的,就是原身小精明藏起来的一些钱票,不过数目都不大,到底家里周母管家。还有一个系统提供的大礼包,里面是二十斤精细大米。
周念夏不知该庆幸还是不甘这次礼包给的还是粮食。不过二十斤白花花的大米,在这个时代算是极其珍贵的了,周念夏安慰自己知足常乐。
就是周家条件算不错的,平常都是糙米搀着粗粮做的饭。缺衣少食的年代,物资紧缺,就是有钱也没有供应票,这也是她讨好周家父母的原因。
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生存法则,只有利用好,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好,这也是她的生活智慧。
=====
离周念夏下乡的时间也不远了,第二天周父周母就开始到头家里的物资、钱票,算计着哪些可以给周念夏带过去使,哪些现在就要换成东西一道带过去,可谓是掏空了家底。
周念夏瞧着,真真是够大方的了。而且相比起前世原主不甘不愿下乡时的待遇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