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quo;没事没事。这不好好的么。今天的事回去不准告诉太太。否则她肯定会卖了你。”季英英压低了声音吓唬绫儿。
绫儿也不是个傻的,点头应下了。
&1dquo;老丈,劳烦你将马牵到河边。”
季英英讨了只桶,将老管家支去牵马。凌儿守在门口望风,她躲厨房里灶膛里扒糙灰。厨房多稻糙引火,不消片刻就得了一桶稻糙灰水。让凌儿提着出了院子。
老管家解了鞍辔,牵着马来到浣花溪,用桶装着水往马身上淋。
他一边浇水一边用刷子刷。感觉红色浅了一点,白马身上仍明晃晃的数条红痕。他叹了口气,看着提桶走来的主仆二人想,季家小娘子实在是太调皮了。好在还肯知错就改,调好了药水把马洗gan净。
想着杨三郎掳季英英上马那qíng景,老管家的手颤了颤。他想起了大老爷的叮嘱:&1dquo;我儿十八,正婚配之龄&he11ip;&he11ip;”
杨大老爷的意思很简单。我家三郎长大成人了。该结婚了。成了家就要立业。不能连账本都看不懂吧?将来我死了,庶子是分家单过的。给他的商铺田庄他要能守住吧?所以您好好教教他。
老管家只记住了第一句话。寻思着杨静渊明明是怒极掳了她,怎么季二娘却是一个人开开心心地骑着马回来。他脑补了无数段子,终于找出一个最合理的:季二娘容貌娇俏,自家郎君被迷上了。
不过,季二娘和赵家二郎青梅竹马。老管家替杨静渊叹了口气。如果自家郎君能夺了这门亲事,他倒是很高兴看着赵家霉的脸色。
&1dquo;淋上药水就行了。”
当着老管家的面,凌儿将稻糙灰水淋在染红处。红色马上化为一滴滴红水落进了河里。
老管家抚须直赞:&1dquo;这药水果然有效。”
不到盏茶工夫,就把白马洗得毛色纯白。
&1dquo;老丈,时辰不早,我且家去了。杨三郎说河边安静,正适合施展拳脚练习武艺。他晚间自会回来,请你不必牵挂。”
有一把力气掰断树枝,走回来就当练脚力了。季英英摸着饿瘪的肚子,决定让杨三郎自个儿走回来,又改了词。带了凌儿告辞。
老管家见马也洗净了,也没多疑。牵着马就回去了。
季英英带凌儿穿过街巷,直奔市集:&1dquo;饿坏了吧?我请你吃好的去!”
&1dquo;娘子,奴婢不饿。老丈给我端了饭食。”绫儿赶紧说道,又吃惊地看着季英英,&1dquo;娘子还未用午饭?我们家去吧,身上没有钱了。”
季英英握住小元宝摊开给她看:&1dquo;谁说没钱?五两银呢。”
绫儿惊得下巴都差点掉了:&1dquo;娘子,哪来的?”
&1dquo;赚的!说过带你赚饭钱的,这不就赚到手了?好了好了,说与你听便是。我把马洗gan净,他给买材料配药水的辛苦费。”
用红花染过的织物,如果要剥掉原来的红色,只要&1dquo;浸湿所染帛”,用碱xing的稻灰水浇上去,织物上的红&1dquo;一毫收转”。洗下来的红染料水也不用丢弃,&1dquo;藏于绿豆粉内”。以后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再释放出来染红,&1dquo;半滴不耗”。开染坊的都知道这个常识。一桶稻糙灰水值五两银子?
绫儿打心眼儿里觉得杨三郎是个败家子。可这样赚了他的银子,他四处宣扬今天掳走娘子怎么得了?
季英英看她满脸纠结,赶紧宽她的心:&1dquo;我和杨三郎击掌为誓,今天的事揭过,一字不提。”
&1dquo;阿弥陀佛!”绫儿听到击掌为誓,揭过不提的话,紧绷的神经骤然松懈下来,欢喜地求季英英,&1dquo;娘子,下回去竹林寺带上奴婢吧?奴婢今天许了愿。得去竹林寺给菩萨烧柱香。”
见她认真的模样,季英英有点感动。她平时瞧不惯绫儿充当母亲的眼线,没少骂她。绫儿对自己还算有心。她点头应下,去钱庄化了银锭。
日头已经偏西了,季英英叫了两碗担担面匆匆填了肚子。又去张记买了凉粉,又给湘儿买了两个红糖锅盔,匆忙赶回家去。
季英英此时手里有四两九钱的碎银,换的一百个铜钱只花了二十几文。她心疼这银钱,生怕凌儿告知母亲,一路上少不得对凌儿进行再教育:&1dquo;太太若问钱从何处来,如何圆谎?”
绫儿又委屈了:&1dquo;娘子无恙,我又不是个傻的。太太不问,我自然不说。”
出门一整天,母亲定要询问今天做了些什么。季英英便教她:&1dquo;就说今日陪我去花农处看花。这时节正是jú花绽放&he11ip;&he11ip;”
她停住了脚步,脑袋里那个久久捉不到的念头就这样明明白白地闪现。季英英一把抓住绫儿的手,激动得想哭:&1dquo;绫儿,我知道了。我知道我想要什么了。回家!记得和太太说,我们看花去了。”
她飞快地朝家中奔去。绫儿一愣,马上明白了季英英想到什么了,也欢喜地跟着去了。
&1dquo;娘!”季英英跑进家门,一路闹嚷地闯进了后院,&1dquo;娘,我想到了!”
&1dquo;毛毛躁躁成何体统!”正厅里季氏骤然提高了声音。她朝身边侍侯的李嬷嬷使了个眼色,面带歉意朝赵申氏赔礼,&1dquo;二娘xing子跳脱,冲撞了赵太太。”
赵申氏本来就看不上季家,听到季英英乍呼呼的声音,心里更加不喜欢。见季氏小心陪着殷勤,她叹了口气道:&1dquo;季太太,你寡居拉扯大儿女,又支撑起浣花染坊,着实不易。将来二娘嫁了人,自有婆婆训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