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博韬却不愿女儿进宫。皇帝比牧芳华大了十几岁,生性多疑,阴郁孤僻,很难侍候。青春少女或许能让他鲜一时,听进去一些话,但是想要改造他却是太自不量力了。他是纯正的立宪派,两个兄弟都留过洋,因此对于西洋的东西比一般人知道得多。皇上如果恋栈皇权,不肯放手,立宪就是空谈,势必要与满心期盼的民众、立宪团体和别有居心的洋人生激烈碰撞。如今民怨沸腾,大清朝已经走到崩溃的边缘,将来是像欧洲那样君主立宪还是像美国那样实现联邦制都很难说。如果皇帝被推翻,大清朝就此终结,那他女儿怎么办?
牧芳华鲜活的形象到底盖过了已逝去多年变得模糊的珍妃,光绪皇帝在腊月封前下旨立后。牧家抬入正白旗,赐姓穆尔察氏,牧家长房嫡次女牧芳华被立为皇后,择吉日大婚。
牧博韬再不情愿,也只得领旨谢恩。
皇帝顶住众多大臣的压力,只立了一个皇后,再没要其他女人。牧芳华闻之大喜,对未来充满信心。
消息传到蓉城,卢兆麟愣了好几分钟,心里颇感疑惑。历史越来越变形走样,他简直不知道该从何着手了。现在竟然与皇帝成了连襟,难道这才是完成任务的契机?
第75章变革(1)
卢兆麟暗自琢磨了一番,又看了看杜漓做出的五维模型,仍然找不到头绪。牧博明那边的燕晓也建立了模型,同样毫无进展。
这个模型的终点设在五十年以后,把本源世界的历史和这个时空的历史全部输入,一直运算到今天也没找到任务节点。现在历史又生了重大变化,而且与他和牧博明都很有关联,那就要重运算了。
两人穿越过来才一年,倒也不着急。各种剧变一个接着一个,这个时代果然风起云涌,英才辈出。他们愿意跟随时光的河流前行,沿途必能看到很有意思的风景。
连着下了几天雨夹雪,外面越寒冷。卢兆麟召见蓉城知府,命他派专人收容外面的乞丐,还要关注那些贫穷之极的人家。缺衣少穿,房屋破烂,在这种天气里会冻死人的。
寒冷,有富贵人家在城里设了粥棚,让那些穷人能吃一口热的。总督府也派人出去舍米舍衣,做些善事。
卢兆麟也下令西南各地官府修建了孤儿院、敬老院、收容所,暂时收容那些孤苦伶仃的老人、小孩和残疾人。乞丐若是成年人,便法子安排他们做工。这只是权宜之计,更长远的计划会在年后再进行。
牧博明临离开蓉城前气温骤降,让他想起了去年冬天的炭盆实在不怎么暖和,便顺手弄出了蜂窝煤,基本都是用废料制成,既节约又能延长燃烧时间。同时他还指导铁匠打造出蜂窝煤炉和简单便捷的蜂窝煤机。
因为这确实是非常好的东西,所以很快就普及开来。卢兆麟在蓉城的东南西北四个区各开了一间蜂窝煤厂,并不卖高价,普通百姓都能用得起,比烧木柴或劣质煤要好多了。蓉城以外的蜂窝煤制造和销售全部交给袍哥和哥老会,一是让那些穷苦人都能有饱饭吃,有煤取暖,二是让那些混日子的人有正经事做,从而减少犯罪率,维护社会治安。
入冬以后,卢兆麟指示煤厂对贫苦人家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只要有两人担保,即可赊账。官吏、教师、医生和军人家属不需担保,可直接申请挂账。所有人都可以用秸秆、劣质煤块煤粉、黄泥、石灰、锯木屑、木炭粉等不值钱的材料来换取成品煤。这样一来,有许多贫穷的人也能用上煤炉,不会再冻病甚至冻死。
忙完工作,已到中午,卢兆麟从总督衙门的侧门直接走到隔壁的总督府。这些日子以来,他非常忙碌,中午和晚上都在衙门里吃饭,然后接着议事或处理公文,夜里都宿在总督府外院书房。但今天不同,他要回宁馨院用膳,好把喜讯告诉牧芳蕊。
“京城有消息传过来,皇上已经下旨,立你二妹为皇后。”他轻描淡写地说,“年后便举行大典。”
牧芳蕊吃了一惊,“怎么……怎么会?我爹会同意?”来到西南这个皇权已经被竭力淡化的地方生活了半年,她已经忘了圣旨的威力。
卢兆麟微笑,“岳父大人就算不愿意,也不能抗旨吧。”
牧芳蕊这才反应过来,“哦,是啊。那我二妹……”
“二妹很愿意。”卢兆麟轻叹一声,“她见过皇上,相谈甚欢。皇上被她打动了,这才下旨立后。”
牧芳蕊呆怔半晌,才有些茫然地说:“我的性子像我娘,二妹像我爹。从小二妹就主意大,想要什么东西就必要拿到手,想做什么事情就一定要去做,谁也拦不住,兄弟姐妹都只好让着她。现在她进宫当皇后,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有你爹看着呢,别担心。”卢兆麟安慰她,“她才多大?皇上历经坎坷磨难,做事自有决断,她再有主意也只能在后宫待着。太后乱政那么多年,终于将大清断送,皇上无论如何也不会再允许后宫干政。二妹如果有本事,或许皇上会听她说说话,也或许会有些作用,仅此而已。皇上现在对二妹比较看重,旨意上只立后,不纳妃。皇上又是个长情的,如果二妹聪明,经营得好,完全有机会与皇上过一夫一妻的温馨平民生活。以后生几个孩子,夫妻俩就可以白头偕老了。”
“但愿如此吧。”牧芳蕊叹了口气,“我离开京城之前,恍惚听说,皇上受苦多年,身子骨已经毁了大半,只怕不太可能有子嗣了。若真是如此,二妹可怎么办?难道真要过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