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之下,当年的严寿一家虽然身为南阳侯支系,大家子弟,名头响亮。可实际上,旁支的日子远不如长房风光。一家人靠着薄产度日,遇到些不好的年景,日子既紧巴巴的。容昉待邻里和善,见严寿一家有了困窘,会主动周济些。与南阳侯那边相比,这邻居倒是更像亲戚。
两家交好,故而有了严祺和容氏两小无猜。后来严祺与容氏成婚,严孝之虽一开始反对,却仍念着两家交情甚笃,在严祺的软磨硬泡之下,终究没有坚持。
二人成婚之后,容氏别离父母,到了京城里来。
严家当时如日中天,早不同当年,对容昉这亲家,也想好好表示表示。严孝之打算在京城置一处宅子,将容昉夫妇过来,安度晚年。但容昉放不下家中产业,妻子林氏也不舍故土,最终没有成行。
而这些年来,容昉另外做起了玉石生意,将南阳特产的玉料贩到扬州,在扬州有了自己的货栈。
对此,严祺其实颇有微词。
第九十八章外家(下)
士农工商,商为最末。商贾在官府眼中,甚至并非良家,故而当年容氏嫁给严祺的时候,周围非议不断,所有的阻碍,都来自于容氏这商贾之女的出身。
容氏嫁给严祺之后,有了侯夫人的身份,在京中有脸有面,甚至能时常出入宫中。若是寻常人家,见女儿有这等出息,自当乐得顺水推舟,从商贾的身份里挣脱出来才是。在严祺的设想之中,就算容昉不要他这边的钱财,靠着他们家的财力,也足可以在乡间置上一大片好地,从此做个清闲乡贤,有钱有名岂不舒服。
但容昉却是个闲不下来的人,对做乡贤丝毫不感兴,只爱经营旧业。
对于容氏,他似乎放心得很,只隔一两年入京来小住一阵,探望探望女儿,其他日子,都沉迷在自家铺面和账本之中。
严祺当初娶容氏的时候,保证过自己不会嫌弃容氏出身,见容昉这般,心中再是不满也不好说他。
容氏不糊涂。她的出身在京中如何被人诟病,她最是清楚,有怎会不明白严祺的心思。
不过对于容昉,她也无能为力。
几乎每次见面,容氏都会劝容昉将产业放弃了,过安稳日子。可容昉总说那是祖上传下的产业,不可忘本,说什么也不愿意拱手让人。容氏无法,也只得由他。
如今,蓦地听严祺提到父亲,容氏的心中亦起了波澜。
算起来,漪如已经两年不岑见过容昉。容氏自是希
望能见到父母,可严祺有官职,她管着一家子人,着实离不开京城,时常写信邀他们过来。可容昉也说自己忙,林氏要照料家里,容昉去何处她便去何处,也是走不开。
年初的时候,她跟漪如说起容昉,漪如说,她不记得外祖父外祖母长什么样了。这让容氏很是郁闷,常想着干脆带漪如姊弟回南阳去探望探望,无奈身上又怀了玉如,不能成行。
如今容昉夫妇去了南阳,严祺也要去南阳,让他带上漪如去见见外祖,倒是合适。
容氏沉吟,终于缓缓颔。
“可他们若不在扬州了,怎么办?”她问。
“你父亲那脾性,就是个闲不下来的。”严祺道,“就算他当下不在,过些日子也会去,漪如总能跟他们见上一面。如此,也能了了你一桩心事不是?”
容氏目光不定,少顷,终是叹了口气,道:“如此也好。”
夫妇二人又商议了一番,用过晚膳之后,严祺遣人将漪如唤来,对她说了去扬州的事。
漪如虽然一点也不觉意外,但还是露出惊喜的笑容,满口答应下来。
“你去扬州,乃是要见你外祖父和外祖母。”容氏叮嘱道,“见了他们,万万不可无礼,莫惹他们生气,知道么?”
“知道了。”漪如笑眯眯道。
严祺不日就要动身,容氏也不磨蹭,随即吩咐陈氏去替她收拾行囊。
陈氏年纪大了,极易水土不服,也受不得路上颠簸,故而此番不随行。
对于此事,陈氏埋怨颇多,一边替漪如收拾行李,一边喋喋不休:“我看,主公年纪轻轻,却是糊涂了。千里迢迢的,大人尚且劳累,何况孩童。这一路上,你们若是遇到个什么事,我们在京中是一点消息也没有,岂不让人揪心。”
漪如无所谓:“阿姆莫想得太坏。此去的人,除了我父亲,还有崇宁侯。父亲说了,两边一道出行,光仆人就不下好几十,什么物什都一应俱全,哪里会不舒服。再说了,我去扬州是为了探视外祖父外祖母,许久不曾见过他们,我想念得紧。”
“什么想念得紧,你就是想着出去玩。”陈氏瞪她一眼,道,“他们大多日子都在南阳,要探视,将你送去南阳不好?还有,主公怎突然生出这个主意来?可是你又弄出了什么名堂?”
漪如面不改色心不跳,无辜道:“阿姆这是哪里话?我这两日,除了替母亲去庙里烧香还愿,什么也不曾做。再说了,父亲每次回来,阿姆可都是在我旁边看着的,我可曾当着阿姆的面,跟父亲提到过半个字?”
这倒是不曾,陈氏看着她,神色缓下。
漪如睁着无辜的眼睛,仿佛受了委屈。
心里却想,陈氏不愧是最了解自己的人,这话可谓一针见血。
昨天下午,漪如特地去了净土院,为容氏还愿。之所以选这里,不仅是因为容氏喜欢,还因为它毗邻着罗半仙的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