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因何事?”王承业笑一声,道,“我且问姊姊,圣上近来,狠抓朝政,鞭策太子课业,是因为什么?”
皇后道:“长沙王?”
“正是。”王承业言之凿凿,“长沙王离京之前,与严祺结成了义亲。别的不说,且说他女儿和太子的婚事。如今严漪如叫长沙王义父,若将她定为太子妃,传出去,岂不遭人笑?”
皇后喝一口茶,道:“此事,可是圣上肯的。”
“虽是圣上肯的,可姊姊以为,圣上心里会痛快?”王承业摇头,“圣上的脾性,姊姊还不知么。面上不说,计较全在心里。此事,到底是严祺办得不对。圣上待他不薄,可谓情同手足,他
就算粉身碎骨,也不该跟长沙王扯上一点关系。这门义亲,他嘴上不情愿,姊姊又怎知他心中如何想?若是他从此念了长沙王的好,岂非成了长沙王安插在圣上身边的棋子?这般想来,圣上对严祺有了防备,亦在情理之中。”
皇后看着他,终于露出笑意,微微颔。
“此言不无道理。”她说。
“故而姊姊便放心好了。”王承业笑眯眯道,“我此去扬州,定然好好做事,光耀门楣,为姊姊添彩。”
“光耀门楣便罢了。”皇后却道,“你去到之后,好好做事,少喝些酒,平平安安回来我便吃斋念佛了。”
王承业哂然:“姊姊又说的什么话。”
姊弟二人合计了一番,王承业赶在宫门落钥之前,告辞而去。
皇后独自坐在榻上,缓缓喝一口茶,若有所思。
“蔓云,”她忽而道,“你与承业成婚,也有十几年了,是么?”
徐氏蓦地听皇后提到此事,不明其意,忙答道:“正是。”
皇后看了看她,唇边浮起笑意,让她上前来,拉着她的手,叹道:“我有时心想,多亏了你,否则以承业的心性,只怕是个不成器的。我父亲若是还在,见得今日之事,定然欣慰,不悔当年。”
徐氏忙道:“中宫过誉。”
皇后说的不悔当年,指的是徐氏嫁给王承业的事。
跟王家相比,徐家虽然也是仕宦之家,却着实平平无奇。不过,徐氏的父亲和王皇后的父亲曾经是同僚,性情相投,两家颇有些来往。
徐氏自幼美貌,长大之后,更是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人。王父见了,颇是中意,便要徐父将女儿许配给王承业。那时,徐父本已经与另一户人家议过亲,本不应许。但在王父的坚持下,把亲事退了。
二人成婚的时候,王皇后已经是太子妃,王家在京中风头无两。而徐家却遭遇了变故。徐氏的父亲去世,生前重病缠身,花光了家财,几乎连京中的房子也保不住了。许多人都说,两家门不当户不对,婚事怕是不成了。还有传言说,徐母看女儿生得美貌,想将她送入宫中碰碰运气。没多久,王父却履行了婚约,让儿子娶了徐氏,在京中成了一段不离不弃的佳话。
“当年,我父亲说,娶妻娶贤。你知书识礼,到了我们家来,定然会操持周到,助承业一帆风顺。”王皇后微笑,“如今想来,果真如他所言。”
徐氏的嘴唇抿了抿,低眉轻声道:“这都是君侯的本事,妾岂敢居功。”
皇后叹口气:“只是,承业终究性情轻浮,我怕他当不得大任。这扬州巡察使,虽是个临时的差使,讲究却多得很。到了地方上,如何接人待物,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须得处处小心。韦襄从前外派过,严祺也曾跟随圣上往各地巡视,他们去做巡察使,都是有备而来。唯独承业,从
小到大都在京中靠着祖荫过活,我怕他行事不慎,落下纰漏,岂非弄巧成拙。”
第九十五章方士(上)
徐氏望着皇后,莫名的,心里松了一口气。
但她听着皇后这话里的意思,竟是不大想让王承业去扬州,又不禁沉了沉。
“可此事,圣上已经下旨了。”她说,“中宫若请圣上收回成命,只怕不妥。”
“就是圣上下了旨,我才不好说什么。”皇后叹口气,轻轻吹了吹茶杯,皱眉,“圣上也不知是打着什么主意,这么大的事,在我这边连个招呼也不打,着实怪异。”
徐氏忙道:“许是朝堂上有了什么议论,如君侯说的那般,让圣上改了主意?”
皇后微微颔,又摇摇头:“我还是放心不下承业。他身边的人,没一个可靠的。到外面去办事,还不如严祺……”
说着,她忽而想到什么,手里的杯子停了停。
“这扬州巡察使不是还要配个副使?”她问,“可定了人?”
虽然严祺挥霍了上百万钱,但当漪如得知严祺没当成扬州巡察使之后,还是心情大好。
当夜,她睡得十分踏实。
但到了第二天,事情又变了。
中午用膳的时候,严祺派仆人回来告知容氏,要她收拾半年的行囊,因为他要去做扬州巡察使的副使。
听得这消息,容氏和漪如都十分错愕。
“怎突然又要做副使?”她问传话的仆人,“主公可还说了别的?”
“不曾。”仆人讪讪,“主公得了消息之后,就吩咐小人回来了。”
没想到,又横生枝节。漪如在一旁皱起眉头。只觉心头又变得纠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