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quo;而你,”杨敬修停顿了一下抿着唇道:&1dquo;是唯一能辅佐三皇子的人,皇上以后会用你,眼下虽是防着你,但日后必定会有变局。”
沈寂听到这句话时,没有说话。
变局?呵,若真到了那一天,皇上自然会舍弃谢余来为萧元景换个安稳的江山。
可沈寂并不想等到那一天,他要的从来都不是皇上能给予的。
沈寂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深吸一口气,看向杨敬修问道:&1dquo;告诉我,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待杨敬修离开后,晏青才走进来,有些不放心道:&1dquo;小侯爷,杨敬修是杨家人,没有道理求到小侯爷身上,小侯爷当真信他?”
沈寂瞟了他一眼,抬手在自己的眉心处捏了捏:&1dquo;你以为杨敬修只是个文弱书生?杨夫人是个狠辣之人,这么多年来他能安然度日必定是有些本事的。”
说起这些,晏青忍不住撇了撇嘴道:&1dquo;小侯爷那是不知实情,杨敬修在杨家的地位还没有他同胞的庶妹地位高,杨苑廷对他也从来都是不满意的,不然也不会他出一点错就会被罚的那样狠。”
沈寂没有庶出的兄弟姐妹,但也知道那些嫡庶尊卑的观念,杨敬修在杨家的日子过的如履薄冰也不算是什么稀奇的事。
不过听到晏青的话,沈寂嗯了一声,看向晏青忍不住问道:&1dquo;我前些日子让你去查杨敬修的底细,给他提个醒你是怎么做的?”
晏青得意的将自己办的那些蠢事娓娓道来,只是越说小侯爷的脸色就越差。
&1dquo;小侯爷,不是您说的要给他提个醒么?”
沈寂被晏青反问住。
叹了口气,咬牙说道:&1dquo;我让你给他提个醒,谁让你找旌闵那么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
晏青错愣片刻,难不成自己会错意了?从前小侯爷说给谁提醒不都这样么?
沈寂一想到杨敬修的事就忍不住叹气,怎么养了晏青这么个废物。他站起身来,负手而立走到晏青面前道了句&1dquo;非君子所为”后,便离开了。
早朝时,皇上的脸色泛着青灰,大殿里的气氛也异常沉闷。
皇上手里握着北境的奏报质问谢余:&1dquo;你不是口口声声说都在你的掌控之中么?怎么北狄突然大规模进攻你居然都不知情?”
谢余冷汗直流,北狄的事情他也是今天早上才收到消息的,而且一进宫还未等开口就先被皇上问责起来。
延误军机是大罪,谢余思前想后才回道:&1dquo;皇上,北狄突然来犯并不像是蓄意为之,更像是临时起意,所以臣想或许是因为大雪的缘故导致北狄冻死了许多牛羊,缺少食物才会如此。”
这种情况历年也不是没有生过,只是从前北境都是沈岳中镇守着,北狄就算进攻也讨不到什么好处,所以都会想法设法和大梁互市。
但从去年开始大梁和北狄就没消停过,没了沈岳中北狄自然没把谢余放在眼里,遇到粮食紧缺的情况自然就想到抢。
皇上许久不曾上朝,一来就听到这样的事情,心中不免忧虑,这样的情况下就越的能想起沈岳中的好处来,从前他在&he11ip;&he11ip;
皇上揉着额角头也不抬的问道:&1dquo;如今北境的情况如何了?”
闻言,众人的视线都落在谢余身上。
此事谢余不敢托大,北境大半兵权虽归他名下但他到底也不曾在北境,不敢冒然回答:&1dquo;臣,臣以为朝廷应派人前往,率兵抵抗北狄。”
昔日定北侯手握兵权常驻北境,今日的谢余掌握大半北境兵权却在大凉城中谋求算计。
他既然提了此事,最合适的人选自然也是他。
皇上亲命他直奔北境,抵御北狄,谢余不敢拒绝,只得接旨。
北境的事情远比杨敬修和沈寂预料之中的要生的早。
杨敬修分析不错,而沈寂凭着对北境的了解自然也早就料到会有今日。
只是沈寂并不打算管这个闲事。
魏丛愉从魏远泽的书信里得知北境的情况,北狄突袭的地方是北境防守最弱的地方,原本此处已有部署只是谢余不熟悉,再加之这都是从前沈岳中留下的规矩,谢余接手之后,自然改动一番。
这才给了北狄可乘之机,谢余针对这样的失误只字不提,自然要压下去的。
&1dquo;谢余此去北境只怕是要吃败仗的,兄长还在北境我担心谢余会为难与他。”
春婵原本默不作声,听到这话后手上的动作一僵,有些不自然的看了看魏丛愉:&1dquo;奴婢也十分惦念大公子,只是山高水远的也不知道大公子过的好不好。”
魏远泽对于春婵是没那些心思的,春婵自己心里明白可这感情也不是说放就放的下的。只恨此时不能飞到北境亲眼看一看才能安心。
魏丛愉何尝不是,谢余的本事原不在带兵打仗上,若是连连失手只怕北境的百姓都要跟着遭殃。
有人忧愁,自然也有人寻欢作乐。
北境离大凉城甚远,不曾亲身经历过战场生死的人自然不能体会。
纵使是如今危机四伏,但京华的声色风流却是半分也不受影响。
长悦公主自从那会皇上提及过宜麟的婚事后,便日日不能安心。
如今皇上顾及不到这些琐事倒是给了长悦公主机会,趁着眼下还有转机给宜麟寻一门好亲事,也断了皇上以宜麟婚事做盘算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