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娘。”
李大郎义正言辞:“这件事还没个准,你先别提,免得家里人心乱了,知道吗?”
由氏的眼睛顿时瞪了溜圆,小嘴惊讶的长着:“这么说,是真的?”
她顿时着了急:“大郎,你跟我说,咱家到底是初了啥变故了,咋好好好的要卖地啊,该不会是……”
见由氏眼珠子往里屋瞟,李大郎顿时明白,拉下脸:“瞎说什么呢,都跟你说了,这事八字还没一撇。等我会原原本本跟你说清楚的。”
说罢这话,李大郎抬脚便往屋后走,宽阔的背影显得有些落寞。
由氏眼睛左右乱飞,心下觉得这事大不妙,得寻个机会,去跟她娘透透气才好。
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这三天里虽说大家对吃的都颇有微词,连从不挑三拣四的李大郎饭量都锐减。可由氏还是硬着头皮用白水煮面撑了过去。
做完第三天的早饭之后,由氏觉得自己的嫩手变糙了不说,面色都被熏黄了。赶紧用井水赶紧净了面,手指头剜出一块儿香脂,在脸上涂均匀了,这才挎着张氏晃着晃着回了娘家。
当然,都是事先得了魏三娘的肯的,她叫张氏跟着过去做一遍,只此一遍,至于能学会多少,则是看她们的造化了。
第21章嫣然邂逅
两人走后,魏三娘也不闲着,今儿她要进城去一趟。
依她猜测,这水田估计很快就能卖掉,倒是回头镇上的房子一时间寻不了那么合适的。再来,也是为自己的小馆子提前做点准备工作。
她换了一件蓝底白花的粗布大褂,地下是一条黑纹粗布的裤子,可镜子里面的少妇面皮白的透亮,乌压鬓,一双眼儿自带笑意。想了想,又拽出一块儿花头巾,将自己脑袋整个包了起来,这才压住几分姣好容貌。
也难怪村子里的妇人看着嫉妒,说三道四,这都已经三十岁的妇人了,看上去却跟二八的姑娘一样,真真的叫人眼馋。
“娘,好了吗?”
“哦,来啦。”
想了想,又打开柜子,多拿了一串铜板装上,这才落了锁出去。
一出去,就瞧见李大郎已经套好了牛车,扶着她直接坐上去后,一抽鞭子,老牛慢悠悠的往前走。
这还是重生之后,魏三娘第一次出门呢。
她的眼睛跟不够瞧了一样,贪婪的望着这景色。
日头才刚出来,淡淡的金辉给整个村头镀上一层祥和的光芒。路边的柳枝抽出了嫩芽,绿的直逼人眼,那一丛丛的迎春花黄灿灿的分在两旁,不时还有几朵零星浅紫二月兰夹杂其中。黄紫相间,分外好看。
村子里的人都吃完了早饭,扛着锄头准备下地。走在阡陌小路上,不时能撞见,李大郎憨厚的打着招呼,她也跟着回应几句。
活着,真好啊!
魏三娘的胸口鼓鼓胀胀,似乎被一股激荡之情给充斥着,难以抒。她的眼睛越来越亮,嘴角的笑容满的溢了出来。
引入戚大川眼中的,便是这般光景。
一个年轻的妇人,翘着脚坐在牛车上。尽管穿着是粗鄙的衣裳,可她眼底璀璨的星光和嘴角的笑容,都叫人忍不住侧目。
不知不觉,他竟然忘记自己还骑在马上,眼睛不自觉的跟着去看,一直到缰绳被身旁人使劲的拽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戚大人,您这是怎么了?莫不是那小娘子将您的魂都给勾走了?”
一旁的同僚笑开着荤玩笑,他却莫名的烧红了脸,骂道:“小王八犊子,连老子的笑话都敢看,一会儿回去罚一个时辰的马步!”
话虽如此,可眼睛却不自觉的想要追随方才那抹倩影,岂料,再回头,佳人早已消失在路的尽头,只剩下一个小黑点,渐行渐远。
“娘,前头就到了。”
魏三娘却心不在焉起来。
方才那一队人马,虽说穿着普通的衣裳,可一看就是当兵的。难道,驻扎的事情提前了?
那她的手脚要更快些才行。
却不知,方才那擦肩而过,却已经被人惦记上了。
来镇上第一件事要的肯定是去看看李三郎了。
家里四个孩子,三郎可说是最不被重视的那个孩子了。
李大郎是长子,又是一家的顶梁柱,二郎那孩子,自幼体弱,难免多心疼了些。小妹是遗腹子,又是个老闺女,疼爱自不在话下。这么一来,就可怜了三郎。
兴许是性子的原因,他十分平和,为人不争不抢,唯一自主了一回便是十岁时说不想下地,反而对药材感兴。
李大郎便托人在镇上寻了一家药铺,送他去做了学徒。
这一学,便是三年。
整整三年,他似乎只有才会回家,平日里,也见不到人。魏三娘身边有大郎和小妹,渐渐的也对这个不亲的儿子疏远起来。到最后在榻前爬不起来的时候,都不知道三郎最后到底如何了。
带着愧疚,她终于到了药铺。
魏三娘叫大郎先去把牛车套好,自己则进去打听。
这是镇上最大的一家药铺,可惜寻进去之后人家说李三郎跟着郎中出诊去了,得下午才能回来。
魏三娘失落的紧,不过也不好在这儿白等着,正好趁机先把正事办了。
她们现在到的是大同偏偶的一处镇子,比起乡下很是繁华,街头巷尾处处都是人来人往,耳边荡着悠长的叫卖声,鼻尖弥漫食物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