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高氏还在惊疑不定,回娘家的女儿就拎着水桶往外走了。
还是青青喊了声“外婆”,她才从混沌中惊醒,赶紧帮着小外孙女儿换尿片,这小东西真是能吃能拉。
周高氏忍不住骂了句“讨债鬼”,自己也搞不清楚骂的到底是女儿还是谁。
第7章、进城卖知了猴
下河村依山傍水,气候潮湿树又多,加上村里自从供销社不来人收蝉蜕之后除了小孩子偶尔会用蜘蛛网粘知了龟当玩具之外,谁也不会对这“知了知了”个没完没了的小黑虫下手,倒是便宜了周秋萍。
她绑了塑料袋的树上都爬了一圈知了猴,都没走完一趟,她就被迫拎着桶回了次家。因为水桶已经装满了,密密麻麻的全是知了猴。再不拎回家的话,都没地方放了。
周高氏见了吃惊不小:“这么多啊,跟捡螺蛳似的。”
周秋萍不跟她兜底,只含混道:“多抓点儿,少了不值当我跑一趟县城。”
这倒是实话,下河村属于两省交界处,过了桥便是江省地界的宁安县。下河村从行政从属上讲跟宁安没关系,但架不住宁安社队企业达经济状况好,下河村乃至整个齐河镇的人嘴里说的县城都是指宁安。不过从村里到县城,骑车差不多要三四个小时,平常没大事,村里人绝对不会跑那么远的地方。
青青已经迫不及待地跑过来跟妈妈提要求:“进城买肉肉。”
她在卫生院三天时不时就能吃到小笼包,小嘴已经分得清好赖了。肉肉比鸡蛋还好吃。
周秋萍笑着拿脑袋蹭小丫头的脸蛋,宠溺地回应:“好,妈妈带肉肉回来。”
周高氏不赞同地皱眉毛:“惯得她,嘴巴养馋了,以后还怎么说婆家?”
周秋萍拉下脸:“我女儿我养,顿顿有肉,我养得起!”
本来她想先拎两桶知了猴去县城碰碰运气再说,被阿妈一怄,她愣是弄了整整四桶知了猴才算完事。
周高氏叫这个犯了左性的女儿气得够呛,却不得不捏着鼻子帮她一道清洗知了猴身上的泥土,然后找了个家里以前盖房子装涂料的大塑料桶,将知了猴装进去泡上水才算完事。
周秋萍还得起早赶去县城,收拾完知了猴就赶紧洗澡睡觉。
她生了两个孩子,月子没做好,孩子也没人帮忙照应,身体已经熬垮了。再不早点睡觉的话,她怕明天骑在路上就一头栽下车了。
娘家没闹钟,周秋萍也判断不了时间。只是她心里存了事,迷迷糊糊的天色才微微灰呢,她就自动醒了过来。
不想睡在竹床上的阿妈起的比她还早,已经点火烧水打了两个糖水鸡蛋招呼她吃了垫肚子,又招呼她拿上煮熟的鸡蛋和炒米在路上吃。
周秋萍不耐烦带:“你自己吃,我到了县城还怕买不到东西吃吗。”
阿妈立刻瞪眼睛:“你好多钱,还没挣到钱就瞎花钱!你有粮票啊,你上哪儿买饭吃去。”
周秋萍心道我还真有不少钱,我身上揣着一千多块呢。不过粮票要到九十年代才正式取消,现在城里要不要粮票吃饭,她还真说不清楚。
她也不跟老人犟,点头拿了干粮:“行,我走了,阿妈你费心多照应点儿青青和星星,别让她们去猪圈也别叫她们玩水。”
周高氏不耐烦:“我没带过小孩?哎,你骑车干嘛?”
周秋萍从楼房的院子里推出自行车,莫名其妙:“我不骑车我靠两条腿走过去?我还是你养的啊?这车子好像是我的彩礼吧。”
周高氏叫噎住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女儿骑上自行车走人。算了算了,儿媳妇回来要是闹,她大不了多挨几声阴阳怪气的话。
天色灰蒙蒙,太阳还没上工,六月初的黎明居然还有些凉,骑着车子感觉更明显,简直可以说是夜色凉如水。
周秋萍却顾不得这些,她情绪高度紧张。2o21年国人可以自豪地宣称自己敢三更半夜独自一人跑出去吃夜宵,1988年华夏的治安可当真算不上妙。什么抢匪路霸杀人越货,接二连三的严打都压不住。还是蹬车时感受到怀里揣着的剪刀给了她些许安全感。
好在本地民风尚算淳朴,又或者距离军区近,上规模的抢匪不敢在附近撒野,反正周秋萍顺顺当当地从天黑骑到天亮,一路平安地进了宁安县城。越往后的路越好骑,宁安有钱就舍得修路,后半程的路全是沥青路,骑着顺当的很,连度也自然而然地上去了。周秋萍到县城的时候,太阳才跟地面呈斜角。
宁安的确热闹,工厂多,手上有闲钱的人就多,做小生意的自然也就更多。
什么卖衣服鞋子的,卖瓶瓶罐罐的,应有尽有,还有人堂而皇之地摆了摊子卖流行磁带。可见改革开放这十年春风没白吹,吹得还挺热闹。
周秋萍骑车经过的时候,瞧见磁带上的名字是“邓丽君”。搞得她都想掏钱买一盘,她挺喜欢邓丽君声音的。
不过她瞧瞧日头,还是先解决掉自己驮来的知了猴再说吧。几千只知了猴也就是几十斤重,可桶里泡了水,那分量加在一起就不少了。
周秋萍一路问人,骑着车找到了街。任何时代,但凡能做生意的地方,都是卖吃的最热闹。县城的小吃一条街也不例外。
那香气四溢的皮肚面、粉丝汤、葱油饼、牛肉锅贴还有鸡汁汤包以及烧饼、油条、豆腐脑儿等等,沿着马路两边一溜儿排过去,家家的香味都变成虫子顺着人鼻孔钻进人肚子里叫嚣着叫你去掏荷包买下来塞进嘴里好好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