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具解释着,但是谢锦秀已经对他心里的小算盘有些清楚。
&1dquo;能吃到宾云楼大师傅的手艺,我们自然开心,那可真是有劳王师兄破费了!”谢锦秀拱拱手。
而刘句声等人也是欣然:&1dquo;那我们就吃大户了。”
看众人都同意,王具就遣了身边跟随的小厮去让他的车夫五叔去镇上接人,顺便拿些相应的食材调料过来。
等小厮回转,众人才一起到了河边,因为上岛基本就只有谢锦秀和谢家云,所以做的竹筏不大,一次也就只能运三四个人过去,所以几个书生加上他们的小厮亲随运送了三四趟。
&1dquo;地方修的不大,有些简陋,希望诸位学兄不要嫌弃陋室,学兄们请进!”谢锦秀主动推开了竹庐的竹门。
三间竹楼,一间竹亭,中间还种植了几棵果树,后面左面,移栽了一片竹林,看着简单,但是简单中又有几分闲适,倒是有几分雅。
再加上四周环水,一上来,就感觉暑气少了很多,风吹来,多了几分清凉。
众人也没有进竹楼,反而是在竹亭里面安坐下来。
谢家云用早早准备的热水冲泡好茶水端了上来。
&1dquo;咦!”朱肩平看看四周,现除了上岛的几人,这里并没有别人,但是茶水上的这般快,有些不符常理,这倒是让他一愣。
&1dquo;贤弟这里有侍茶人?”不知道,朱肩平就问了出来,可能是多处感觉奇异的地方,让他对这里很关注。
&1dquo;朱师兄何出此言?这里并无侍茶人!”谢锦秀笑笑,&1dquo;我那书童,也并非仆役,而是我的族侄!”
这话一说,几人也都明白,这是在说,谢家并无仆役,也无丫鬟在这里。
&1dquo;秋收后乡试,贤弟再登案,就可以胡奴唤婢改换门庭了!”高舜似乎是宽慰着谢锦秀。
而朱肩平淡笑着,也是顺着话直接说着:&1dquo;谢贤弟两次案,这乡试已然是十拿九稳,应该说已经可以说是改换门庭了!”
两人安抚的说话,谢锦秀只是笑笑,他并没有羡慕他们呼奴唤婢,不过要是这么说,估计他们也不一定相信。
关于呼奴唤婢这种说法,在古宋国并非贬义,而是对这家的家庭社会地位的肯定。
在古宋国,蓄奴养婢的现象虽然存在,但是是有严苛的要求的,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奴仆的数量太多,就会影响到这个以农业为主体的国家的赋役征收,所以古宋国自从成立以来,都会采取限制蓄奴养婢的政策,其中古宋国的律法还有明文规定,非王公,功臣,有功名在身之人不得蓄奴,其中还有律法惩罚:&1dquo;若庶民之家蓄奴养婢,则杖五十,□□从良!”
所以一般家里有奴仆的人家自然是家里有功名在身,而有功名在身的最低标准就是秀才。有此可见一个秀才,对于一个家族有多么的重要,不但能够免除一部门的赋税徭役,还能让同族呼奴唤婢,晋升士绅阶层,所以谢家族老的积极供养已经成为童生的谢锦秀的做法就可以理解了。
听着这两位学兄的话,谢锦秀并没有接,如果说是,会显得自己恃才傲物,如果说不是,又会显得自己自谦过度,惹人烦躁,谢锦秀拿起来茶壶给几位学兄添着茶水,反而问出来自己的疑问:&1dquo;学兄,是如何觉着我这里有侍茶人?”
要知道王具他们家里虽然能够时刻喝上热水,那是因为厨房二十四小时有人供应,别说是茶水,就是洗澡都有热水,但是谢锦秀家里迄今都没有看到奴仆的存在,所以他们才好奇,居然能够一上来竹庐,坐下来就能喝到热茶。
&1dquo;还用说,自然是因为咱们上来,就能喝到热茶!”王具点着茶杯说着,还吹了吹后,抿了一口。
谢锦秀听了一乐,然后就对着谢家云耳语几句,就看着谢家云拿过来一个物事。
&1dquo;这就是咱们能够喝到这壶茶水的原因!”谢锦秀把这个物事递给了朱肩平,朱肩平一看直呼妙哉。
只见这是一个竹子编的小箩筐,用手摸着里面的小褥子一般的东西,就能感觉到里面塞满了棉花还有鸡毛鸭毛等物,看着大小,完全可以把一个水壶放在里面然后全部盖住。
&1dquo;这个东西好啊!”朱肩平把这个小东西给其他人递了过去,&1dquo;如果放了冰块,是不是也能保冷?不容易化掉?”
几人都是聪明人,这么一说,都道是奇妙,而王具想的更多,这完全就是可以用在保存食物上。
&1dquo;贤弟啊,真是有点不好意思了,为兄想要讨要一个!”王具的圆脸笑呵呵的,小眼睛也瞅着谢锦秀,这么的真诚,谢锦秀自然不好拒绝。
&1dquo;自然!不过材料虽有,但是不多,我让家人赶制几个。”谢锦秀说着,想了一下就对着谢家云耳语几句,就看着谢家云撑着竹筏渡河而去。
&1dquo;那真是麻烦贤弟了!”王具觉着这一趟交游,即使到这里没有交流诗文词赋,就是茶叶这些收获已经是极好的了,其他几人也深有同感。
小岛虽说不大,但是当初为了能够运送材料和竹子和树木花草,也是平整了一块地方,边上用山上采下来的巨石固定,弄了个小平台,离水面也就半米多,既能够当个小码头,也能够用作垂钓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