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油的炸物较清爽,棕榈油炸出来的食物起酥吃起来口感更好,猪肉炸物相对比纯植物油要健康些,花生油又能给炸物赋予别样的油香,而菜籽油炸出来的食物更容易金黄上色。
要知道,食物都讲求个色香味俱全,而串串香这种小吃为了出餐快,一般都只是旺火快炸,只炸一遍。这种情况下,食物就不容易上色焦黄,若是串串颜色惨白,看着也让人食欲不大,若是用菜籽油炸出来的串串,至少颜色上就会好看得多。
讲究个“色香味”俱全,其中“色”能排在第一位,也就说明了大多数人观察食物先用的就是眼睛。
若是想要把串串香下推至县城这种下沉市场,不把串串做至最好,怕是不能快打开人们的味蕾。
高继东见儿子不说话,他也不催,只静静的在自己心里想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o22-o5-2312:oo:oo~2o22-o5-24o5:oo:oo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清风徐来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6章
一会儿,林初平开口了:“爸,要不这样,你等这阵秋播忙完了,去咱们镇上别家农场走走。其他家应该也有种植油料作物的,他们要是做蔬菜批的话这些油料多少还在积压着。”
“对对!”想到这一茬,高继东就不愁了。
他其实是个急性子,得了这主意,他真恨不得现在就去镇上其他家农场坐坐呢。
林初平见他一副着急出门的样子,忙拉住他,道:“爸,你去的时候,顺便说服他们在他们农场继续种植油料作物,咱们农场是种不下的,而做串串香又少不了用油,到时从他们手里买,就算是不能完全省钱,咱们农场对农场也能省下不少运输费。”
林初平打算回头就买台榨油设备,自己在农场榨油用。
“好!”高继东记下了,他还追问:“有没有别的要交代的?”
瞧他这样子,是真打算现在就去镇上别家农场呢!
林初平摇摇头,真是拿爸爸没办法。既然他现在就要去,林初平也只能把他后续的打算也说了出来:“那你顺便交代他们再种一些秋小麦吧,我打算赶在十月初,就把炸饼推出市场。”
他们三农场种植的小麦并不算太多,这么早开始卖炸饼,林初平估摸着库存里的小麦是撑不到明年小麦成熟时候了。
高继东:“行!你在家里看着,我现在就去找他们。”
说完,他就风风火火出门去了。
林初平叫来张叔跟农场一个专门做饭的李继军,问上次交代他们研究炸饼的进程。
李继军苦着一张脸:“这……这不好整啊,咱们揉面整形什么倒是还行,就是小东家你说的要没有酸味还要白白的,这太难了!”
这边人吃面食多,这段时间林初平在家吃饭也没少吃馒头各种饼子。他算是不挑食的人了,但对上那种一股子酸的馒头饼子还是没什么胃口。
是以,当时交代人研究做炸饼时,林初平第一要求就是不能有这种酸味。
林初平皱眉,去掉那种奇奇怪怪的酸,真有那么难?
李继军把他做出来的饼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来:“东家,这是你说的冷冻饼胚吧?”
林初平拿起冻的邦邦硬的饼胚,眉毛突然就又皱了起来,只见这面胚上整体呈现淡黄色,细细凑近了闻,还有股酸酸的味道,这个味道并不好闻,甚至还盖住了小麦的香气。
林初平问:“这股子酸真的不能想办法去掉?”
李继军摇头说:“不好整啊!咱们用老面头儿面都有这种酸味儿,要是想去掉酸味儿就得用碱,但是碱稍微掌握不好用量,碱面味儿就大得很,吃起来涩口不说,面还黑硬。”
张叔也说:“而且有的时候酸味并不能完全被碱面去掉,这两种味道夹杂在一块吃更奇怪。”
他们口中所说的碱面就是小苏打,这也算是生活中酸碱中和的化学智慧了。
林初平突然抓住他这句话当中的“老面头儿”。
他想起来了!
小的时候家里面用的都是老面头做引子。这个时候还没有什么专门面的酵母菌,每次面都要剩下一小块面做引,留到下一次继续用。
但是,林初平想到不知从哪一年开始,人们大批量的使用工业生产出来的袋装酵母菌后,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出来的面就基本没什么酸味了。
林初平猜测,产生酸味的源头应该就是一些杂菌。毕竟在一般人家保存酵母时都不会有个很好的保存环境,顶到天了也是用个坛子装起来,那么这种环境下,老面头当中肯定会有杂菌掺入。
若是有害菌也掺入其中,人们在吃到之后还有可能拉肚子,甚至引其他病症。这肯定不行!
想到这里,林初平要问李继军:“面只有老面头吗?有没有用专门的酵母菌?”
酵母菌?李继军茫茫然,他完全就没听说过:“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林初平叹气,他还得去市里边儿专门问问酵母菌这个东西出现没有。
要是没出现的话,麻烦就比较大了。
既然酸味的源头可能找到了,那么怎么样才能让饼看起来更细腻、更白皙,炸出来看着更让人有食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