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记得很快,对她来说城市无非就是高楼大厦多了一些,人和车子多一些,买东西方便一点,其他的也没啥变化。
还是有些细微变化的,这里不停电哎!这里的电视节目比老家更精彩。
吴氏本来想给陈老爹打电话分享自己的见闻,但想到昂贵的电话费,干脆拿写下来跟写日记一样,然后每半个月寄一次。
有吴氏在,林若云的日子便得越轻松。
***
三个月后,林若云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叫陈灿,包含着长辈们对孩子的美好祝福,前途光明灿烂。
孩子出生的时候是腊月十六,洗三的时候,李秋月问吴氏要不要回老家,要回去的话现在就要准备订票。
吴氏正稀罕小孙女,立马回绝了,“不回去,坐火车太辛苦了,那么长时间,大人都受不了,何况孩子?不回了。”
刘翠萍高兴的点头,“那我们也不回去了。”
过年这段日子生意正好,每年这个时候都关门歇业,少挣了好多钱,她可心疼呢。
“那过年的时候家里就爹一个人,太孤单了吧?”陈爱军于心不忍。
吴氏白了他一眼,“这有什么难的,把你爹也接过来过年呗,他肯定乐死了。早多少年前他都想来了。”
陈爱军猛拍了一下脑子,“是哦,娘说得对。”
于是,当天晚上,陈家兄弟就给陈老爹打了电话,希望爹来鹏城过年。
陈老爹非常爽快的答应了,挂了电话,就开始收拾东西,然后进城,把钥匙交给两个外孙外孙女,让他们帮自己看家。
陈抗美毕业后当了一名记者,常常在外头跑,丁解放还在矿上干着,走不了,所以这活只能拜托孙辈了。
两个孙辈也是十六七岁的大孩子,可以独当一面,把这重担交给他们,陈老爹很放心。
两天后,陈老爹到了鹏城。
看着街上的来来往往的小轿车、大货车,还有风驰电掣的摩托车,陈老爹感觉自己人都年轻了几岁。
大约是电视看得多,陈老爹竟然没有表现出丝毫不适应。
虽然吴氏一直没说过自己想念陈老爹,可陈老爹来了以后,她脸上的笑容越多了,逗孩子的时候唱的歌也是越年轻,跟风唱起了迪斯科音乐。
鹏城离港城近,这边也更容易受到港城文化影响,陈老爹很快就痴迷于武术,跟着公园的老头们一起练太极,甚至还拉着吴氏偷偷去歌舞厅蹦迪。
林若云知道的时候,整个人都裂开了,爹娘可真会玩啊。
除夕是在二哥家过的,二哥前年承接工程时,现一个不错的小区,便订了三套房,一家一套,都是一百五十平的大房子。
随着二哥生意越做越大,来往的客人多了,加上郑家双胞胎也喜欢跟双喜在家玩,所以迫切需要大房子,去年夏天装修好的,晾了半年,年底就搬进来。
上下两层,六间卧室,正适合过年搞团圆宴,吃完了就在这边休息。
初一早上,吴氏早早的起床,坚持要煮汤圆,吃完一年团团圆圆平平安安,然后出去捡柴(财)。
其他人可就没这么勤快了,男人们搓麻将,女人们也搓,大小孩子们就看电视。大孩子小孩子看不到一块,好在家里有两个电视机,大娃小娃各占一个,倒也算其乐融融。
吃过午饭,便各自回家。
正月十六是陈灿满月的日子,满月酒自然是要在家里办的。
在鹏城的林家人悉数到齐,林若锦也从泉城赶过来了,林若绣没来,托大姐带了一份礼物。
自打毕业后,姐妹几个几乎没见过面,一是因为工作忙没时间,其次是林母也到了鹏城,不用去泉城拜年,自然就见得少。但两姐妹间还是会通通电话,感情并未生疏。
倒是二姐,或许是距离太远,又或许是担心娘家人多嘴打搅她的婚姻,她再婚后几乎没跟娘家人来往,除了每个月按时给林母打13工资当两孩子的抚养费。
大姐在泉城,偶尔也会去京市出差,还是能知道一些二姐的情况。
林若绣和薛文彬生了一个孩子,孩子有公婆的保姆带,她便一心扑在工作上,干得很不错,已经评上了一级教师,正在努力评高级呢。
林若云有些咋舌,二姐这职称评得太快了吧,毕业也才四五年吧。
林若锦淡笑,“或许这就是找个好老公的重要性吧。”
林若云赶紧道:“姐,孩子们还在呢。你可别在佳佳和小杰面前说这些。”
今天不止林家人来了,郑立强也在。
这些年处下来,郑立强除了跟林若绣没再联系,和林家其他人处得极好,林母一直觉得郑立强比自己的亲儿子还靠谱,早将他当成了家里的一份子。
林若锦懊恼的拍了拍头,“我给忘了,下回注意。”
话音刚落,郑佳就抱着陈灿出来。
“三姨、三姨,灿灿哭了,是饿了还是尿了啊……”
林若云摸了摸襁褓,还是干的,“应该是饿了。”说着便打算起来冲奶粉。
“婶婶,我来我来。”
双喜蹬蹬跑到茶几面前,先把温水倒进奶瓶,再往里面慢慢舀奶粉,摇匀后跑到郑佳面前,耐心的哄小宝宝喝奶奶。
“妹妹,快喝呀,再不喝的话,姐姐就替你喝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