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飞仙和蒋才人一同观看《娘子军降北狄》,台子很空,两端悬着黄帐子,底下乐人准备就绪,开场,此戏特殊,浓妆旦角直接叠步登台,不疾不徐地开腔献唱,嗓音清亮。
一场戏结束,杨飞仙深受触动,回去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废寝忘食,写出新话本,匆匆忙忙拿给蒋才人,请她帮忙修改。
“你这就又有了新本子?”蒋才人大吃一惊,接过话本低头看。
杨飞仙脸颊微红,羞赧道:“灵光如兔起鹘落,稍纵即逝。倘若不尽快落笔,放任情思淌过,多半再找不回,与其适时后悔惋惜,还是趁它尚在赶紧写下来。”
蒋才人暗自心惊杨飞仙的速度,低头翻看新戏,更为她的天资所折服,字字句句都勾人心弦。
这出新戏以普通妇女赵三娘开篇,讲她尽心尽力操持家务,却因貌丑无颜不得秀才丈夫欢心,公婆处处刁难,儿子宁愿认别人为母,也不肯在外唤她娘,看得人气怒。
这时朝廷征募娘子军,赵三娘受征,家人对她偏见更重,一纸休书丢到她面前,再不认她做媳妇,赵三娘绝望地进入军营。
转折便在这里,这是一支从上到下都是女人的队伍,在这里将军不仅训练她们如何拼杀打仗,还教她们识文断字,诊病断症。
众人忙里偷闲议论,将军都尉她们来历不凡,有圣上亲信,也有新科女进士。
赵三娘大为震撼,恍若踏进仙境,知晓女帝施恩,女子拥有和男子同样的机会,她亦能参加科举。
弃妇赵三娘重新振作起来,孜孜不倦地专心学习,最终娘子军经过惊心动魄的一场战事,大破北狄,回朝得到圣上封赏。而赵三娘不满于此,成功通过吏部选官,成为一方刺史。
赵三娘的经历传回乡里,曾经瞧不起她的公婆丈夫悔不当初,想要前去找她,结果公婆遭到报应,接连跌进茅坑而亡。丈夫也在追妻路途染上疫病,尸身被烧成灰,不得善终。
乡人唾弃他们的行径,没有好好安葬,他们死后成为孤魂野鬼,游荡在奈何桥下无法投胎,痛苦万分。
杨飞仙初定的名字叫《娘子军奇袭》,蒋才人以为不妥,她整理稿子纳入掌中,站起身缓步踱走,倏地微睁双眼,定住步子,回身建议道:“既然是赵三娘的故事,以《赵三娘》为题目或许更合适,奇袭只作为其中一段。”
本就是随手所起,杨飞仙没有不同意,抚掌赞道:“才人给的名字倒是契合。好,就叫它《赵三娘》。”
蒋才人提笔圈出其中不太合适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意见,交给杨飞仙供她参考。
既保证内容富有趣味,又宣扬女帝英明之举,娘子军大破北狄之勇,并强调读书的重要,用赵三娘的经历激励所有女子读书赶考。
或许暂时不会起多少作用,但这粒种下的种子到了时候,终有萌发的那一日。
宫中伶人到蒋才人面前挨个走过,亮亮嗓子,蒋才人和杨飞仙从中挑选最合适的人员,投入全部精力排戏,义阳王等人不以为意,任由她们去了。
远在北狄的何大花安定下来,曹才人终于忙完,有时间出门透气。她缓缓散着步子,默默观察北狄百姓的生活,遇到丢牛丢羊的事情,她也会顺便找上一找。
不仅如此,她父亲在太仆寺任典牧署丞,掌管畜牧相关事宜,家中有藏书,她对这方面有所涉猎。
牛羊有小病小灾,曹才人能够帮忙治疗一二,遇上较难的毛病她便写信回家,请母亲姐妹送几个牛医兽医来。
这样一来二去,北狄百姓对她们夏人的敌意不再那么明显。
何大花玩笑道:“才人日日奔走于牛羊之间,得北狄人信赖,我索性将管理之权交给你,领着这些北狄人养牛牧羊,来年卖个好价钱,岂不也是一份治理之功?”
让北狄百姓安心牧羊,稳定局势,使百姓们诚心归附朝廷。待这里富裕起来,吸引外邦行商,充盈大夏国库,对她们而言是有利的。
曹才人认真考虑起何大花随口一说的玩笑话,正好兽医紧赶慢赶从长安过来,曹才人悉心请教,跟着他们一起学习。
此时蒋才人也搭好戏班子,经过徐景许可后,她们开始出宫演唱,先在长安贵女中间唱了《再生记》和《娘子军降北狄》,大受欢迎,随后才演《赵三娘》。
宫外连着热闹月余,徐景心里羡慕,表面还是漫不经心的模样,平声询问孟春来:“蒋才人的戏班子现在演到哪出了?”
孟春来弓腰道:“禀陛下,正到赵三娘奇袭北狄这段。蒋才人和杨娘子这些时日可谓是声名大噪,人人嘴上离不开娘子军、阮绣娘诸如此类的词句,每日开演,底下座无虚席,甚至还有登高爬远来看戏的百姓,场场爆满,都指望着重演再看一回。”
徐景大概知道了情况,又问:“谈论最多是哪部戏?”
孟春来道:“要论各家夫人娘子的心头爱,当属《再生记》,因它脱胎于才子佳人的故事,却不落窠臼,清新脱俗,又神异奇幻,惩奸除恶,大快人心,娘子们更加喜爱《再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