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宁看着南宫白,她只觉他刚刚所说的话,荒诞之极。但她却似乎听出了些不一样的东西。
她神色有些古怪。
“南宫白,你当真以为当初柳如雪仅仅是打了我一顿?”
南宫白一愣。
萧宁忽而大笑,“罢了罢了。你还是回去问清你的皇后,当初究竟还做了什么事情。”她抬头望了望月色,“一刻已过,我的夫君还在等我。”
言讫,萧宁转身,抬步离去。
这回,南宫白并没阻止,只是怔怔地看着萧宁的渐行渐远的身影,眼神有些深邃。
槐花树下,云子衿一袭锦衣白袍,衬托着月色,愈温文儒雅。
萧宁远远见着了,不知为何,心里忽然浮起了南宫白的面貌。
她摇摇头,不由暗笑了声。
当初她怎会觉得子衿及不上南宫白。如今看来,明明一个是天,一个是地。她的子衿不知胜过南宫白多少。
她加快了步伐,提高了声调喊道:“子衿。”
子衿回眸,浅浅一笑。
萧宁忽觉心口处砰咚乱跳,如小鹿乱撞一般。此番月色下,她的夫君果真俊得赛过谪仙。
萧宁跑了起来,扑进了子衿的怀里,乌黑黑的脑袋蹭着子衿的胸膛。
“子衿,我们不去放河灯了,直接回荷香山庄。”
子衿笑笑,摸了摸她的脑袋。
“怎么了?”
萧宁抬,踮起脚尖,凑至子衿的唇,亲了一口。
夜风忽起,树上的白色槐花扑簌落下,萧宁的一双美目在月夜下熠熠生辉,璀璨得好似绚丽的烟火。
她说:“如此良辰美景,我更喜欢与子衿做些美妙的事。”
子衿听明白了,声音忽地有了丝喑哑。
“好。”
内侍枉死涟漪起
内侍枉死涟漪起立秋后,萧宁已从云州城回到了洛阳。此时,酷暑已过,秋意也渐渐染上了树梢,宫人们也换下了夏衣,穿着温暖的棉衣。
御书房里,正有若干个官员围在萧宁的书案前,萧宁的声音沉稳,各个官员都在全神贯注地听着。
“……朕认为我们可以效仿南国,更改官员制度,已达权力的集中。”
萧宁展开了一轴书卷,“自开国以来,北国从太祖开始实施的就是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虽是有利于官员分工明确,加快办事效率,但相权始终过重,且日子一久,九卿下许多官职也等同虚设,浪费俸禄。南国开国之初,所实施的亦是三公九卿制,但在雍和帝时期,雍和帝大刀阔斧,废三公九卿制,改为三省六部制,如此一来,不仅减少了官职,而且提高了办事的效率。”
萧宁指了几个书卷上的官职分布,而后抬眸,沉声道:“各位卿家,意下如何?”
自从在云州城见到了南宫白后,萧宁就起了这个念头。
围着书案的官员都是萧宁亲自挑选或是提拔上来的,皆是会对她忠诚的人。他们在听了萧宁的话后,神色各异,有的面带喜色,有的则是面有忧色。
罗律率先开口:“陛下,北国的制度已是陈旧,更改也是理所当然的。只不过,要真的实施起来,却是有些困难。三省六部制,必然会危害到朝廷中一些官员的利益,他们必然不会应承。再者,陛下改革之意,亦是想将皇夫殿下手里的权全部收回,朝中的臣子也定然知晓。”罗律微蹙眉头,“此番改变,定会在朝上掀起一阵风浪。”
另外一位臣子也道:“罗太尉言之有理。陛下明日上朝时,可做番试探。”
萧宁点了点头,“也可。”
……
萧宁与朝臣们讨论得十分投入,直到腹中异声响起时,萧宁才猛然觉天色已暗,御书房里也不知何时点亮了宫灯,周围的朝臣们面上亦是有了倦意。
她拍了拍脑袋,笑道:“原来天色已晚了,今日就到此为止吧。”
在朝臣们离开后,萧宁伸了个懒腰,瞥了眼放在书案边上的糕点,眼底不由浮起一层暖意。子衿每日都会为她准备一些糕点,又或是偶尔亲自做些合她口味的膳食。在闲暇的午后,两人一起用午膳,时光虽是匆匆,但也觉甜蜜。
不过今日萧宁却没有用糕点的胃口,她打了个哈欠,揉了揉太阳穴,而后命人传膳。在用过膳之后,萧宁又开始埋处理公文奏折。
直到绿萝前来提醒夜深了,萧宁才放下了手里的奏折。
绿萝盈盈一笑,轻轻地揉着萧宁的太阳穴,“陛下,都这个时候了,想来殿下定在凰云宫里等得心急难耐了。”
萧宁也笑道:“子衿诚然不会如此。他此时定是坐在书案后,握着一卷书,品着一壶碧螺春,悠悠地等朕回去。子衿哪会心急?”
绿萝眨眨眼,“陛下言之有理,我等泛泛小辈自是不及陛下对殿下的了解。嘻嘻,陛下,自从避暑过后,您和殿下的感情越来越好了,”顿了下,绿萝的眼珠子转了转,“嗯……陛下呀,那个避子汤还要继续喝么?”
萧宁闻言,心中思量了一番,才缓缓地道:“继续。”
并非是以前留下的阴影,而是如今确实不适宜有孩子的出现。这些日子以来,子衿虽是不断地放权,但是子衿一日有权在手,她不能安心,云家势力的影响极大,她不得不防。且若是此时怀了孩子,挺着个大肚子上朝,确实有诸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