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以后,他就不用来了。此时他就可以走,不过他没有走,等待着下班的铃声。
按照脉络,吴长在后面的十几年一直是平稳过度。后来还调去了京城,晚年也是在京城度过的。
可他的大儿子在他走后,却调来了沪市工作,在部队任要职。也是因为这样,男主一家才一直过得很好,这过程中吴家一直有人相继调往沪市工作。成全了男主。
他过去是跟在吴长身边做事,很有可能也会跟着一起去到京城,去也好不去也没啥。
去了能离家里的那一对兄妹远点,还能圆了顾父回京的愿望。
只是可能是自己先去京城生活很长一段时间,父母肯定还会留在沪市。
其实蛮好的,顾母还有亲人在沪市,即使有机会调去京城,她估计也不大会愿意。
午饭时,顾君越慢悠悠的走进食堂,也许这是他在凤翔自行车厂最后一次吃食堂。
左顾右盼的终于在人群中现了师父老关。
“师父,吃完饭,我想单独和您说一件事。”
穿越人群,来到关师傅的面前,小声的说道。
“好,等会儿和我们一起吃饭。”
“嗯。”
关师傅身后是关山,师母已经坐在一张桌子上。
吃饭的时候,他们四人身边没有其他人,有些职工是回家里吃饭,家里有老人做饭。
“师父,师母,山哥,我刚接到调令。明天开始就离开厂里,二号去单位报道。”
没有外人,他干脆提前说了,不用等到饭后再说。
“调令,调去哪儿?”塞进嘴里的一口饭堵在那儿,不知道是吃下去还是吐出来,关师傅吓的不轻。
“市府。”
“去了好好干。”关师傅是明白人,并没有多问。
但他内心是替小徒弟高兴的,能调进市府,代表小徒弟做事好。才被上面的领导肯定,欣赏。
关山只是多瞧了顾君越几眼,他并不擅言谈,也没有多问。关师母随丈夫,丈夫不多问,她也就不多话。
来市府上班已经四个月,又到了年关。
老百姓们都忙了起来,年关下,除了忙单位的那点事,还有家里要备年货。
顾家如今不缺蔬菜,郊区的徐家每半个月让徐建国送一次菜。
两家人的关系又亲近了许多。
顾君越的也越来越忙,他是吴长的生活秘书,负责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还有一些杂务,一些跑腿的活,别看像是打杂的,可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干的。